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广东八大任务绘就数字交通美好愿景

时间:2021-12-08作者:佚名来源: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

  近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以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以智慧为核心,聚焦行业痛点难点,就感知传输、基础设施、综合运输、安全应急、数字政务、数据赋能、产业生态、数据安全提出八大重点任务,逐步实现交通要素感知全面、运输服务便捷智能、技术应用高效融合、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数字交通美好愿景。

  公路感知网络与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十三五”以来,广东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体系转型升级,智慧公路建设初见成效,南沙大桥、乐广高速公路(南段)试点通过车路协同通信交互连接测试;港航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电子航道图实现千吨级及以上内河高等级航道全覆盖;广州地铁智慧安检实现“无感过闸”,深圳地铁应用5G超宽带车地无线通信。

  “十四五”期,广东将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感知能力。根据《规划》,广东将构建智能交通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启动建设一批智慧公路,推动公路感知网络与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在重点路段实现全天候、多要素状态感知;推动珠江、西江高等级航道及清远北江船闸等重要水路交通节点感知网络全覆盖,提升“空—天—地—水”立体化运行监测能力;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场站智慧化升级,实现客运售取票、检票、安检、乘降、换乘等“一码通行”。

  到2025年,广东数字交通感知传输网将基本形成,新建改造扩建智慧高速公路1000公里,港口智慧化转型示范达到5个以上,一线航标遥控遥测覆盖率达到100%,航道智慧化改造达800公里,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覆盖率达30%,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试点10个以上。

  促进多方式运输协同高效

  当前,广东已建立汽车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全省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等出行服务系统,数字化出行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但覆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公交和共享单车等全类型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平台尚未建立,全链条一站式多元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强化综合运输服务数字化升级,促进多方式运输协同高效,是广东交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根据《规划》,广东将推广旅客联程运输“一卡通行、一码通行、一票到家”,推动全国交通一卡通拓展接入城际轨道交通、农村客运、轮渡等运输方式,持续提升运输服务智能化水平;鼓励探索创新智慧公交、智慧地铁等运营模式,精准挖掘客流时空分布规律,推动客运监管体系升级。

  到2025年,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与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进入快车道,一体化出行服务示范点至少达到6个,“一卡通”县级及以上节点覆盖率100%。

  交通行业数据共享率将达80%

  数字化是行业治理转型升级的关键。由于行业内外信息互联互通不够、共享程度不高、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治理协同性有待提升。《规划》提出打破公路、水路、港口和铁路管理部门间壁垒,以一站化、智慧化、可视化、便捷化为目标,统筹构建综合运输业务协同平台。

  广东将加快建设一体化数字平台,不断夯实数字交通的“公共支撑、数据枢纽”,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行业治理一网统管,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三网融合”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治理能力将有重大突破,逐步赋能交通应用及决策分析;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汇聚率、共享率、治理率分别达90%、80%、70%,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使用率超90%,“两客一危一重”车辆实时监控覆盖率达100%。


原文链接:http://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112/t20211208_36302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交通运输部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下一篇:民航首套跑道端绕滑道投用 虹桥机场落地航班穿越起飞跑道情况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