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碧海长城”护佑美丽河北——河北海事推进现代化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纪实

时间:2021-12-10作者:佚名来源: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

  推动出台全国首部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法规、构建“2+2”海上溢油应急协作机制、代表国家参与压载水履约国际谈判及国际标准制定……据河北省政府新闻办12月2日召开的“河北海事推进实施现代化船舶污染防治工程”新闻发布会消息,河北海事局以创建“碧海长城”船舶污染防治特色品牌为引领,在构建船舶污染防治“陆海空天”全天候监视网络、完善船舶污染防治“减污降碳”监督管理链条等工作方面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近年来,河北海事局始终秉持“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融入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全面构建河北船舶污染防治海上防线,有力保护了河北海洋环境,服务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示范先行让海更碧天更蓝城更美

  2020年,在河北海事局持续努力下,《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若干规定》发布实施,这是全国首部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

  空气常新蓝天常在,是群众所愿、民生所系。

  河北,环抱京津,面向渤海,沿海建成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海洋资源丰富,港航经济发达。2020年,河北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突破12亿吨,主要以运输煤炭和矿石为主,大型船舶多、单体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

  “该规定有针对性地加强了船舶大气污染防治,首次将船舶燃油质量监管、船舶大气违法信息公开和信用管理、船舶尾气监测等事项纳入监管范围,对改善沿海港口城市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全国船舶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积累了经验。”河北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班宗生介绍。

  敢闯敢试,正是河北海事人的真实写照。2020年,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提出,要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全面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和战略利益。河北海事闻令而动,创新提出打造“碧海长城”船舶污染防治特色品牌,从搭建船舶污染防治“陆海空天”全天候监视网络、完善船舶污染防治“管治协同”监督管理链条、统筹船舶污染“政港社群”应急防备资源、打造船舶污染“养练专精”监管应急队伍、提升船舶污染“国策民生”服务保障效能五个方面系统化提升船舶污染防治效能。目前,该品牌建设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纳入《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与此同时,结合河北航运经济发展现状和海域环境特点,一批特色试点监管措施在各港区有序铺开。

  ——在秦皇岛港水域,对入秦船舶开展防污染“百日会战”,有效遏制了各类污染事故发生。

  ——在京唐港水域,梳理海上石油平台执法边界和监管风险,形成了海上石油平台相关船舶危防作业海事监管制度。

  ——在沧州港水域,与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实施“闭环管理”。

  ……

  污染防治攻坚路上永不停歇。“我局将继续推动船舶污染防治立法,将船舶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河北省港口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草案,以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和政策体系,奋力治本攻坚、守护蓝天碧水。”河北海事局副局长邓民说。

  高效联动筑牢碧海金滩水上防线

  “交管中心,顺航号呼叫,我轮在主航道中心标附近水域,船上管路破损,有燃料油入海,请求支援!”

  “交管中心收到,请你轮立即进行前期应急处置,封堵破损管路,控制溢油泄露,有情况立即报告。”

  ……

  险情就是命令!13艘船艇、4架无人机、3种卫星进入紧急待命状态,一场“陆海空天”一体化船舶溢油应急演习在秦皇岛海域正式拉开帷幕。

  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今年6月3日,河北海事局联动辖区14家单位,举办了首次“陆海空天”一体化溢油应急演习,成功开展船舶溢油报告、应急资源调用、溢油监视监测、污染围控清除等14个科目的应急处突。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演习中,河北海事局创新建立的“2+2”渤海海上溢油应急协作机制得到了实践验证。秦皇岛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中心、山东海事局烟台溢油技术中心、中国石油海上应急救援响应中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4家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建立环渤海海上溢油应急协作机制,为河北海域应对海上重特大溢油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机制的建立旨在发挥2+2>4的实际作用,提升我省海上溢油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是我局推动构建海上污染‘大应急’体系的有效尝试。”河北海事局秦皇岛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中心主任刘利军介绍。

  据了解,河北海事始终把“应急处突”能力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邀请部海事局,黑龙江、辽宁、天津、山东海事局专家学者研究渤海水域船舶污染应急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确立发展方向;结合河北港口货物运输特性,编印《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导手册》;推动河北“三港四区”全部成立码头应急联防组织,深化渤海海域船舶污染应急联动协作;在秦皇岛港和曹妃甸港建设两座中型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加强“应急处突”保障能力。

  奉献有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迎着海风,眼前是澄碧无涯的大海,喷薄而出的朝阳,蜿蜓如带的金海滩,鱼戏浅底,海鸟翔空。作为四季皆宜的海滨旅游休闲胜地,北戴河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全国游客。穿梭如织的旅游船舶在给游客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给区域绿色发展带来了压力。

  面对繁重的船舶防污染监管任务,河北海事人积极培养铁一般的纪律作风,提升助推绿色安全发展的执行力,全力打造北戴河旅游旺季“12334”海事服务保障体系,守护北戴河的碧海蓝天、金沙银滩。

  16年,旅游船艇“零事故、零污染、零死亡、零投诉”!安全无虞的背后,是河北海事人的坚守与付出。

  他们担当奉献,在秦皇岛戴河口污染应急值守基地,执行24小时不间断驻守;他们情怀于民,利用“安航卫士”旅游船艇安全共治服务平台实施精准监管,安全保障45.5万游客的海上出行安全;他们尽责执着,连续10年协调海事系统内大型执法船“海巡11”参与北戴河旅游旺季保障工作;他们但求耕耘,在2021年旅游旺季期间,开展海上巡航163艘次、巡航里程2120余海里,岸上巡视1100车次、巡视里程2万余公里。

  守护绿色、护卫航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河北海事人奋斗的身影。他们始终秉持“碧海长城”品牌理念,把孜孜奉献浇灌进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的征程中。

  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河北海事争当先行。全面开展船舶能耗数据收集,对2019年以来进出河北港口的10.33万艘次船舶进行燃油消耗情况统计,摸清“碳排放”底数;推动河北港口企业建设船舶尾气遥感监测装置,黄骅港船舶尾气遥感监测装置布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配合省发展改革委海运口岸发展中心推动河北港口码头岸电全覆盖建设,助力绿色港口建设;在曹妃甸自贸区率先实行“使用岸电船舶优先靠泊”政策,减少靠港期间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

  征程万里阔,奋斗正当时。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河北海事将始终坚持‘碧海长城’品牌理念,全力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守护好京津冀海上生态安全屏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服务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环渤海港口群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河北海事局局长张铁军说。


原文链接:http://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112/t20211209_36303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加强政治引领 书写交通国际合作新篇章

>>下一篇:快速处置设施隐患 提升公路通行安全水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