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霍邱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完善管养体制,提高农村公路运输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城乡交通环境,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一是建设好,一通百畅。长期以来,出行难一直是制约全县发展的瓶颈。“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0.5亿元用于改善全县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着力优化路网结构,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5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近1300公里,县乡道升级改造242公里,农村公路畅通工程1490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202公里,村级道路建设近700公里。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补齐了“末稍路”,打通了“循环路”,实现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变畅的公路网络结构。
二是管理好,一路长治。该县按照“权责明确、分级管理、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通过改善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全面实行路长负责制,构建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路长的县、乡镇、村三级路长体系,设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办公室。明确各级路长、路长办公室及成员单位职责,建立路长制公开公示制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督促考核到位。目前,全县县、乡、村三级路长设置率、乡村道路专管员覆盖率均达100%。
三是养护好,一路整洁。制定印发了《霍邱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养护道班的专业化养护作用,提高养护标准,保证养护效果。同时经过市场调研,拿出所辖6条县道,经过择优选择,委托了四家社会保洁机构进行日常养护,实行优胜劣汰的机制,确保县内农村公路主干道路安全畅通,整洁美观;结合农村村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公路管护中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农村公路的养护中来。
四是运营好,一路振兴。紧紧围绕“运营好”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建制村通客车工作成效,持续加大城乡客运一体化推进力度。出台了《霍邱县城乡道路客运(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整合农村小弱散客客运资源,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共投资5.4亿元投放的254台新能源公交车辆,全县规划沿东线、西线、南线3条主要方向、26条公交线路,设置1329个停靠点,日客运量1.5万人次以上,日运行总里程3.2万公里以上。为让交通运输成果更大惠及人民群众,城乡公交票价按照原农班车票价平均下降50%制定;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盲人、二级以上肢体残疾人、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市、县政府规定免费乘车的其他老年人等免费群体等免收乘车费用,年减少群众出行成本约300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运营里程达1010万公里,运送乘客400多万人次,满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2021年11月该县X305土石路荣获六安市“最美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白莲乡、新店镇、冯井镇分别荣获六安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该县将继续坚持“建、管、养、运”并重,结合交通运输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目标。认真统筹推进全县“四好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提供交通基础保障。
>>上一篇:铜陵市县乡中心组织开展年度“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开工情况专项...
>>下一篇:马鞍山市公路中心谋划“四好农村路”建设及早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