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态势[1]是云南省综合运输发展指数(Transport Development Index,简称TDI)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指数体系中可以在日常监测中获取的12项动态指标数据进行复合,按月度生成综合运输生产态势,按季度形成分析报告,反映全省综合运输生产运行情况。
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积极主动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力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运输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1至3月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态势分别为75、78.7和71.4。
2021年至2022年一季度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运行态势变化图
因受国际环境和国内、边境疫情的影响,2022年一季度综合运输生产呈现货运逐步回升、客运低位运行的特征,生产运行态势整体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1至3月分别下降8.16%、8.15%、23.49%。
综合运输生产态势与同期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2]走势吻合,且更趋于平稳,各月综合运输生产运行态势增减幅度明显小于CTSI的变化。
客运生产低位运行
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相对低迷,综合客运生产活跃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各运输方式的客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降低,2月是春运期间,客运量高于1月和3月。
道路客运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各监测指标均呈现逐月递减的趋势。其中,高速小客车通行量3月份减少最多,环比下降7.51%;营运性道路客运量2月份减少最多,环比下降6.96%。
铁路客运与去年同期相比,1、3月份均有所降低、2月份有所上升。受铁路客运量变化的影响,铁路客运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铁路客运量2月份环比增加14.43%,3月份环比减少30.12%。
水路客运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1至3月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受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双重影响,水路客运量波动较大,2月份环比增加47.80%、3月份环比减少35.41%。
民航客运受机场客运吞吐量波动的影响,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机场旅客吞吐量2月份环比增加16.04%、3月份环比减少43.35%。
客运服务水平监测指标整体呈现下行状态,铁路列车准点率下降,2月和3月列车准点率环比递减1.92%;机场出港准点率先增后减,2月份环比增加9.83%,3月份环比减少10.96%。
货运生产高位运行
2022年一季度货运生产活跃程度呈上升趋势,受疫情影响货运低位运行,但在恢复生产各项政策的有力支撑下,货运生产主体保持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发展韧性逐渐显现。
道路货运与去年同期相比,1月份小幅降低,2、3月份实现缓慢增长,其中,公路货运量持续增加,3月份环比增幅最大,为5.65%。
铁路货运与去年同期相比1至3月份均有所上升,呈现逐月上升趋势,其中,铁路货运量持续增加,3月份增幅达到8.05%。
水路货运与去年同期相比1至3月均有所下降,其中,水路货运量先减后增,2月份环比下降22.64%、3月份环比上升49.39%。
民航货运与去年同期相比1、2月份有所上升,3月份下降明显,降幅达到11.16%。其中,货邮吞吐量持续减少,3月份环比下降最多,达10.57%。
注释:
[1]生产运行态势选定2018年为研究基年,基准值为100点。
[2]CTSI是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运输生产指数,综合反映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其基准值的设定方法与生产运行态势不同,因此不能进行绝对值的比较,只能用于运输生产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