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江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解读

时间:2023-12-29作者:佚名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一、关于《规划》出台背景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建设纲要》描绘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交通强国建设的“总战略”。《规划纲要》以《建设纲要》为基础,擘画了未来我国海陆空交通网络的蓝图,是指导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总规划”。两者共同构成指导交通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在新发展阶段开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深入贯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精神,加快交通强省建设,构建现代化江西综合立体交通网,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我省于2019年10月全面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并同步启动了铁路、公路、水运等10个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工作,经过广泛调研、专题研究、专家咨询、征求意见,不断深化完善,形成了本《规划》。

  二、发展现状和形势要求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不断增强,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四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了全省国土开发、产业布局和对外开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网络覆盖性、通达性显著改善;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安全智慧绿色交通发展持续提高,交通运输建设现代化加快推进。

  总体上看,江西交通运输发展已经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正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阶段。但与此同时,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部分综合运输通道尚未完全形成,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综合交通运输结构不优,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不足,交通发展质量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西交通运输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对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发挥江西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多方向、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着力提高主要枢纽对外开放水平;强化交通运输对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支撑引领,构建连接省内主要经济区域的交通走廊,更好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全省生产力布局;强化交通运输统筹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网络衔接和枢纽运行效率;强化综合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强化安全智慧和共享发展,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现代化治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关于《规划》的总体考虑

  《规划》编制重点把握和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落实交通强省战略,密切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衔接。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的江西篇章和交通强省建设的重要载体,《规划》着力打造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和广泛的基础网“三张综合网”,全面形成“江西123出行交通圈”,积极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二是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更好服务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实施。突出交通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作用,强化交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开发、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

  三是突出综合立体交通发展导向,加强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统筹协调。重点解决单一方式交通规划向综合交通规划的转变,注重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连通。加强通道资源的综合统筹,实现通道内多种运输方式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枢纽空间布局的集约共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运行效率。

  四、关于《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八个章节,总体概括为“126234”,即1个根本目的、2个阶段性目标、6个发展重点、23项具体任务、4项保障措施。

  “1个根本目的”: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根本目的,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整体能力和效率,优化交通资源要素配置,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强化各方式有效衔接,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设施、技术、管理、服务,构建布局完善、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提供坚强保障。

  “2个阶段性目标”: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关于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意见》,系统谋划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到2035年,基本建成布局完善、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江西123出行交通圈”(南昌都市圈、赣州都市区及其他城镇群1小时通勤;南昌至省内其他设区市、设区市至辖内县城1小时通达,南昌至周边省会城市、省内各设区市之间2小时通达;南昌至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全国前列的交通强省,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建设。

  第二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省,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服务优质均等、安全有力保障。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实现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综合交通运输效益充分发挥,运行组织更加经济高效,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总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贡献交通力量。

  “6个发展重点、23项具体任务”:

  一是优化综合立体交通发展格局。主要任务是推进形成跨区域、省域、国际“三大通道”。跨区域通道方面,提出要构建以京港澳、沪昆“大十字”为主轴的“六纵六横”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形成江西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走廊、中长距离客货运输的主骨架、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循环的主要纽带。省域通道方面,提出要构建省域“六射四联”交通主骨架,提升南昌的首位度,形成连通省域内城镇群间的主动脉、客货运输的骨干网络。国际运输通道方面,提出要形成功能完备、立体互联、水陆空统筹的国际运输通道。

  二是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主要任务是加快完善轨道交通网、公路网、内河水运网、民用运输机场网、邮政普遍服务网“五张网络”,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网络衔接。到2035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达到24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8000公里以上,公路23万公里左右,航道5740公里左右。内河港口11个,民用运输机场9个,通用机场48个,邮政快递枢纽11个。轨道交通网方面,高铁形成“一核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总规模达到3600公里以上,覆盖所有设区市;普铁构建形成覆盖广泛、内联外通、能力充分的“五纵四横”的普速铁路网,总规模达到4000公里以上,覆盖大部分县级行政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南昌都市圈6条市域(郊)铁路和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共同构建“A字互联+大字放射”的轨道网络。公路网方面,高速公路形成“十纵十横十绕”的多中心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布局,基本实现市市有绕城、县县双高速,乡镇30分钟上高速;普通国省干线建成网络完善、能力充分的“十纵十一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体系;农村公路基本实现县道三级及以上、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全覆盖。内河水运网方面,布局跨区域浙赣粤水运大通道,加快赣江、信江及支线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两横一纵十支”的全省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形成以九江港、南昌港等2个主要港口为核心的“2+5+4”港口群。民用运输机场网方面,构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主枢纽,赣州黄金机场为次枢纽的“一主一次七支”的运输机场格局;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形成“9+48”通用机场格局。邮政普遍服务网方面,打造南昌全国性邮政快递处理中心,建设赣州、九江等10个省级邮政快递处理中心,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快递物流网络节点建设。

  三是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主要任务是提升“一核三极多中心”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级、强化铁路枢纽综合客货运功能、建设功能完善的民用机场枢纽、构建开放协同的现代港口群。

  四是促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主要任务是提升各种运输方式的一体化水平、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多元融合发展、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推动交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五是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是推进安全发展、推进智慧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和人文交通建设。

  六是提高交通运输现代治理能力。主要任务是深化关键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法规政策与标准体系、加强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

  “4项保障措施”:《规划》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实施管理等4项保障措施。

  本《规划》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江西省未来30年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顶层设计,与2020年11月印发的《关于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意见》,共同构成我省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纲领性文件“姊妹篇”。

  相关文档:江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3/2/20/art_33998_46422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发布江西省公路工程电子招标标准施工招标文...

>>下一篇: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交通建设市场2023年第二批资质申报企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