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
一个名字
一种精神
一座丰碑
在几代中国人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广西交通人弘扬雷锋精神
在工作与生活中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热情”“爱帮人,特别是帮助老人”说起黄雪雪,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泗岸村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黄雪雪是博白公路养护中心职工,也是泗岸村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工作生活中,她热衷于帮助他人,特别是操心老人的大小事情,帮老人干活,打扫卫生,和老人话家常……始终陪伴在老人身旁。
黄雪雪(左)帮助泗岸村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下载反网络电信诈骗APP。
欧秀吉是一位90多岁的高龄老人,家中和她相伴的只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由于上了年纪,患病的儿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家里大事小情都离不开人帮忙。黄雪雪俨然成了她的“半个女儿”:帮忙打扫卫生、修理家用电器、找医生看病、提醒老人冬天烤火不能关门窗……各种繁杂琐事,她都能耐心做好。
黄雪雪关心泗岸村老人生活起居。
这样的帮助不是个例,发现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会主动上前手把手教,路边看到有失意的老人会上前给予帮助,遇上老人在农忙时会下地帮忙收割农作物,老人家里东西坏了会帮忙想办法维修……黄雪雪是村里老人赞不绝口的“贴心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也在自己的“人生颜色”上写满善良。
(图文/冯卿超 黄雪雪)
提及“洪水”,往往让人联想到的是灾难和破坏,但南宁江北公路养护中心职工陈洪水,却是同事口中助人为乐的代名词。
2024年春运期间,陈洪水在志愿服务活动现场为卡车司机做身体检查。
作为一名退役军医,陈洪水格外关注身边人的身体健康,在该养护中心牵头成立了爱心保健室,长期为身体抱恙的同事和群众提供帮助。当同事因中风住院治疗,回归工作岗位后行动仍显不便时,陈洪水毫不犹豫伸出了援手。他利用午休时间,坚持为同事进行针灸理疗。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照料,帮助同事恢复了正常的行走能力。
市民沈先生一家给陈洪水送锦旗。
遇到紧急情况,陈洪水也能迅速反应,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市民沈先生曾在南宁市建政古城路口突然晕倒,幸得陈洪水及时出手相助,才化险为夷。身体恢复健康后,沈先生一家到访该养护中心,为陈洪水送来了一面绣着“救死扶伤 热心为民”的锦旗,对陈洪水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暖心举动表达了深切的谢意。
(图文/苏仙凤 甘云伟)
工作上,他是一个能开铲车、挖机、装载机的“多面手”,生活中,他是以帮助他人为快乐源泉的“活雷锋”,他就是凌云公路养护中心公路养护工覃金富。
覃金富护送迷路儿童回学校。
今年1月,覃金富在公路巡查中发现一名儿童在国道212线K2232+300路边徘徊哭泣。经询问得知,小孩放学后独自一人沿国道212线回乡找爷爷奶奶,因路况不熟在中途迷失了方向。了解情况后,覃金富购买零食安抚小孩情绪,并耐心询问其学校及班级,安全把小孩护送回学校后,联系其班主任通知亲属,顺利让迷路儿童安全回家。
覃金富清理国道212线K2238+600~K2239+600段路面淤泥。
覃金富帮助清理凌云县下甲镇中心幼儿园院内淤泥。
2023年8月24日,凌云县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山洪过后,下甲镇中心幼儿园院内满是淤泥和杂物,由于新学期即将开学,必须尽快完成清理。正在清理国道212线K2238+600~K2239+600段路面淤泥的覃金富了解情况后,主动向单位请缨,争分夺秒完成国道路面淤泥清理工作后,就立即投入到幼儿园淤泥清理行动中,真诚帮助获得了幼儿园师生点赞。(图文/陆翔 黎海青)
58岁的欧珠麟,长期奋战在郁江航道养护一线,在了解到南宁航道养护中心崇左分中心需要有经验的航道航标养护管理人员后,他毅然服从组织安排,成为了左江航道养护的“拓荒牛”。
欧珠麟指导年轻同事做充电准备工作。
长期的航道一线养护经历,让欧珠麟积累了丰富的养护经验。入驻崇左分中心后,他不吝分享,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为做好示范表率,在航道航标巡航检查中,欧珠麟总是冲锋在前,在标志基础距离河面有十几米高的情况下,攀爬倾斜度接近90度的不锈钢爬梯、再爬上标顶检查标志情况,在实践中为年轻同事做好工作指导。
欧珠麟指导年轻同事开展扫床工作。
每当遇到同事请教问题,欧珠麟总能耐心讲解,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之余,也不忘给别人“搭把手”,日常生活中,他也是大家烦心事的倾听者,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欧哥”。
(图文/蒙真林)
>>上一篇:要闻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举办家风家教家训宣讲活动
>>下一篇:要闻丨刘可会见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周文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