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中国水运报】坚守淮河航道的“坝钉”

时间:2024-03-24作者:佚名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 全媒记者 石孟园 通讯员 王成之

  在江苏和安徽交界处,有一座上接淮河,下接洪泽湖,沟通淮河与洪泽湖的重要水运交通枢纽——宿迁市大柳巷船闸。阳春三月正是备耕忙的时候,船舶过闸数量增长,大柳巷船闸管理处主任施道银格外忙碌……他就像“坝钉”一样,牢牢坚守在航道上,用25载春秋岁月,为大柳巷船闸奉献青春,为船闸发展增光添彩。

  初识船闸 迎难而上

  1999年1月6日,刚从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毕业的施道银,拿着介绍信匆匆赶往大柳巷船闸报到,期待着大干一场。

  在施道银办公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一个看起来颇具年代感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他进闸工作第一天的忐忑:元旦的节日气氛还没消失,大柳巷船闸的大门上插着零星几个东倒西歪的七彩小旗。看着眼前这般景象,犹如“当头一棒”,我的心中萌生想逃离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的想法……

  经过近两个月的迷茫和彷徨,施道银发现自己对大柳巷船闸的感情与日俱增,同事们都把施道银当成自家人。端午节没能赶回家过节,桌子上会堆放着同事们送来的粽子;但凡谁家多炒了几个好菜,也必定会给施道银送点……“组织信任我,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施道银决心要扎根在大柳巷船闸,看到船闸的发展越来越好。

  时间回到2001年,仅有3年工作经验的施道银,升职成为大柳巷船闸的工班长,负责船闸运行工作。此刻起,全力打造安全、高效运行的“水上高速”通道,努力让船民走得了、走得快、走得满意成为施道银的主要职责。

  缺少物资就动手开辟土地种粮种菜;主动为过往船民提供新鲜果蔬,做腌菜与船民共享……施道银深知船民生活艰苦、长年漂泊在外,于是他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船民服务,时刻把“关心、爱护船民”落到实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也得到了船民的普遍认可。在船民参与的调查中,大柳巷船闸的参评率和满意度都是名列前茅的。

  坚守船闸 履职尽责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原先的水运发展模式发生改变,靠水路运输原材料和产品的企业逐渐减少,大柳巷船闸的船舶通过量也日趋下降。

  低迷的效益,让船闸发不出工资。2003年以后,船舶呈现大型化发展趋势,原有洪泽湖西南线航道,已经无法满足船舶正常通航,大柳巷船闸逐步式微直至停航,船闸职工无法养家糊口,大部分人选择外出谋生。

  此时的施道银也萌发了这样的念头。当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断摇摆的时候,施道银的父亲突然离去,只留下母亲和家里20亩待耕的土地。施道银在悲痛中重新思考,最终决定要坚守船闸、照顾家庭。

  为了这个承诺,施道银一守就是八年。2011年,大柳巷船闸及洪泽湖西南线升级改造,这给船闸带来了曙光。泗洪县人民政府和宿迁市交通运输局乘着加快水运发展的东风,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同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航道局同意用“以养代建”模式,对大柳巷船闸进行扩容改造,并收回到省航道局统一管理。

  自此,大柳巷船闸迎来“以养代建”由七级扩容至五级的曙光。“请下水船舶,把缆绳解掉,慢速进闸,起港!”2013年12月28日,沟通淮河和洪泽湖的重要通航工程——大柳巷船闸再次通航,原本一度废弃的船闸经过改造获得“新生”。

  “新生”的大柳巷船闸,点燃施道银接续奋斗的激情。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为大柳巷船闸“立传”,成为施道银业余时间的“爱好”。

  船闸门口,有一条被绿树掩映的二十里长堤,人们称为“雪枫堤”。施道银依托陈毅元帅著名诗作《大柳巷春游》、彭雪枫师长修筑“雪枫堤”为基本资料,大力发掘大枊巷、“雪枫堤”的红色资源,全力打造红色柳巷,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

  多年来,大柳巷船闸干部职工在施道银的带领下,牢记“雪枫”精神,恪守为民之责,以服务为中心,以奉献为己任,弘扬诚信文化,打造“信用船闸”,用贴心的服务温暖过境船民。

  奉献新闸 开拓创新

  新单位、新气象。面对“新生”的船闸,大柳巷船闸职工铆足干劲,全力打造好“宿迁航道第一闸”,把“宿迁水上南大门”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已成为大柳巷船闸第一任运行调度股股长的施道银,倍感责任重大,面对先进的机器设备,信息化的操作系统,全新的调度模式,却有种束手无策的乏力感。

  为了能够尽快胜任这份工作,施道银多学习、多摸索、多请教,熟练掌握技术后再培训其他岗位的人员。他带领船闸职工“白+黑”连轴转,全年在岗几乎有300余天,在与船闸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船闸各项工作制度逐渐完善,运行调度走上正轨,新闸船舶通过量比旧闸提高几十倍。

  为了提高大柳巷船闸的运行效率,打造廉洁、公平、高效的运行环境,施道银还自创运调监管“五步法”,有效提升服务船民的能力,并在全市船闸推广应用。此外,为了解决船闸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施道银组建大柳巷船闸电气改造QC小组进行技术攻关,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交通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2023年,大柳巷船闸大修工程顺利通过水下验收。施道银介绍说,大柳巷船闸大修期间,使用创新新技术,成为江苏省内首座采用纯国产化PLC自动控制系统的船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数据监测和技术资料收集,为在全省推广国产化PLC自动控制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和使用经验。”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作为船闸“当家人”的施道银,他带领职工把船闸打理得井井有条。百米的闸室一分为二,整洁的院落,三栋楼房前后,数十种花“争奇斗艳”,一片生机,好似把整个春天留在了柳巷。

  “我在这儿待了25年,挥洒着青春热血,这儿不仅是我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的家。”施道银笑着说。这么多年的坚守,不仅是施道银的人生写照,更是千千万万为水运事业发展奋斗的基层水运人的缩影。这种坚守,仍在延续,也将永远传承。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3月17日2版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3/18/art_41651_111791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江苏工人报】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有序推进

>>下一篇:【新华日报】全国人大代表褚锋:创新推进港口迈向绿色化智能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