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新华日报】南通“八龙过江”格局加速形成

时间:2024-03-31作者:佚名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海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许丛军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 记者 徐 超

  连日来,南通多条过江通道建设迎来新进展。中铁大桥局、中铁十四局、中交隧道局、铁四院等10余家建桥造隧“国家队”江上“竞技”,三大在建过江通道均超序时进度,“八龙过江”格局加速形成。

  3月27日,万里长江入海口,“八龙过江”“第六龙”北沿江高铁建设迎来新进展,穿越长江的两大控制性工程同日传来施工捷报:连接启东与崇明的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墩承台进入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连接崇明与太仓的崇太长江隧道盾构机刀盘下井与主机成功“合体”,即将开启南下掘进之旅。

  崇太长江隧道连接崇明与太仓,全长14.25千米,是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中掘进距离最长、隧道直径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江底最深、风险最大的越江高铁隧道,建成后能够实现高铁过江不减速。3月27日上午10点,在崇太长江隧道3号盾构始发井施工现场,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与主机成功合体,将独头掘进约11千米穿越长江,抵达太仓市2号竖井。

  两个多小时后,启东长江入海口北支航道江面施工现场,历经两天连续施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3、4号主墩承台首次浇筑完成。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单个主塔墩承台浇筑面积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预计5月底承台浇筑完成,大桥南北两岸主墩“出水”在望。2022年9月底开工建设的北沿江高铁,将填补我省长江北岸地区高铁空白,建成后南通最快40分钟到上海、54分钟到南京。

  溯江而上,在“万里长江第一隧”海太过江隧道施工现场,最后一幅地连墙钢筋笼顺利入槽并完成浇筑,标志着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的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收官,超级工程开启基坑基底加固和开挖施工篇章。项目负责人介绍,海太长江隧道施工范围内土层复杂多变,砂土地层、粉砂等不良土质层出不穷,加之地下水埋深较浅、承压水水头较高,施工就像走“地质迷宫”。项目部多次邀请专家组进行方案论证和优化,比选施工方案,确保每个环节都精准到位。

  一桥跨三地,创下6项“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多点开花、捷报频传:3月16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主塔首节段吊装就位,大桥南航道桥南、北主塔全部进入“拔节长高”阶段。3月22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锚碇沉井第三次下沉顺利完成,各项数据指标控制均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张靖皋长江大桥常务副总工程师黄修平介绍,张靖皋长江大桥跨越长江主航道的南航道桥主跨达2300米,将成为我国首次突破2000米跨径的标志性桥梁。

  备受苏州、南通两地人民期待的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建设也有新消息。江苏环保公众网发布的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显示,该项目预计2025年底开工建设,2031年底建成通车。专家评价,苏通第二过江通道的建设将强化苏州南通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加速资源要素流通。同时,也将为上海发展动能的辐射外溢、苏通相关产业的延链展链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南通共有8条过江通道项目得到规划支持。项目全部建成后,长江南通段平均每20公里就有1条过江通道,形成“八龙过江”格局。目前,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都已建成通车,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和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建设刷新进度。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前期进展顺利,正围绕年内工可获批、大临工程开工目标全力推进。”南通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大交通建设投资达410亿元,超全省年度投资总量的七分之一,创历史新高;今年全市计划完成交通投资超500亿元,将全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交通互联互通助力城市全面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本文刊于《新华日报》3月29日3版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3/29/art_41651_112047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新华日报】快递入网格 服务零距离

>>下一篇:【新华日报】张家港港集装箱码头作业繁忙有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