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项目以创建品质工程为切入点,注重科技创新发展,建设并投入使用智能集成预制梁厂,该梁厂装配“2+8+2”预制梁全套智能集成生产线,以科技创新数智中心为“智慧大脑”,在省内首次成功实现了预制梁板远程智能建造。其中,2套AI预应力施工系统就是该项目创新实施的智能建造方案之一,该施工方法具有科技创新引领作用,AI智能张拉机器人作为该技术的核心设备,完美实现了钢绞线定位、千斤顶安装、张拉到退锚的全自动化“一键张拉”,告别了传统张拉手拉葫芦吊挂千斤顶的旧时代,实现了预应力施工安全高效、省力省人、节省钢绞线。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发展。只有科技创新成果与行业实际工程和生产相结合,才能产生效益,助力交通行业朝着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不断推进。AI预应力施工系统在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就是梨东改扩建工程SSZ标与厂家在科技成果运用中,根据施工实际,不断改进,深度融合的合作典范。AI预应力施工系统主要是由四轴联动定位系统、智能张拉系统、电动遥控行走系统三部分组成,可进行预制梁的预应力全自动张拉,同时也可以手动操作进行定位安装。在施工指令下达后,机器人通过万向移动装置自动行走至指定位置,再由千斤顶通过X、Y、Z轴的联导移动实现精准定位,最后夹持完成,进行稳定、高效的张拉、退锚工序,实现“无人”化张拉施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钢绞线张拉应力更加均匀有效。
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工程SSZ标在考虑项目品质化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梁板预应力施工的工程进度及成本效益,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成果:高效提质,“一键张拉”模式可节省人工3-4人,梁板预应力张拉过程减少了人为误差,预应力施工质量把控更加精准。经第三方专业检测验证,相对于传统智能张拉工艺,钢绞线整体受力更加均匀有效,施工合格率提升至100%;安全可靠,全过程自动化施工,无需人工操作,最大程度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降本增效,经过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钢绞线工作长度较传统张拉工艺节省43%,以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项目智能集成预制梁厂2808片30米预制T梁施工为例,预计可为该项目节省90万左右的材料成本,并且随着项目梁板数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将愈发显著。
梁板预应力AI智能施工技术的成功运用,对如何严格控制有效预应力大小及其不均匀度,确保梁板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减少了传统施工工艺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升了梁板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其机械化、智能化的作业模式,减少了80%的人力投入,质量把控更加精准,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智能化施工的水平,为行业未来科技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上一篇:台州首个网约车区域总部项目落地黄岩
>>下一篇:迎雨出击!湘潭公路人奋战防汛保安保通保畅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