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漳州低空经济“展翼试飞”

时间:2024-05-02作者:佚名来源: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鹰航X8载人飞行器 (受访者供图)

  

  上一秒还在山上的平和蜜柚,下一秒就乘“飞的”直达货车;在受灾现场,载人无人机将受困人员运输至安全地带;交通不便时,无人机出色地完成应急物资配送工作……这些往昔只能在科幻电影中见到的场景,正在逐渐走进漳州人的现实生活。这背后离不开一个热词——低空经济。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研究表明,到“十四五”末,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万亿至5万亿元。

  眼下,漳州市也抢抓风口,印发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竞相入局,加速布局低空经济这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产学研合作,不断开拓应用场景

  4月24日上午,位于漳州市龙文区的漳州鹰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公司联合创始人、技术总监卢中楷正在调试一架载重200公斤的运输型无人机,无人机升至约20米高度后,开始调转方向在空中盘旋。卢中楷不断调整参数,测试无人机的运行情况。

  今年29岁的卢中楷从小就有一个“飞天梦”,从十几岁起就开始自制各种航模、飞行器。鹰航电子董事长林绍英也是个“飞机迷”,在网上看到卢中楷自制飞行器的视频后,便不远千里找到他,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公司,起初主要做航模,后面看到大型飞行器的巨大市场潜力,也开始涉足这一前沿领域。目前,公司生产的航模型飞机和运输型无人机除了在国内销售,也销往韩国、德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在林绍英看来,大型飞行器与航模的制造完全不一样,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更高。为此,他们积极与清华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在外观设计、智能换电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以运输型无人机为例,市面上的运输型无人机载重普遍在60公斤左右,续航时间为30~40分钟;该公司研发的无人机最高载重可达260公斤,续航时间最长可达90分钟,从而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去年就在平和县出色地完成了蜜柚的物流运输工作。

  今年4月7日,中国民航局在广州正式颁发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低空载人飞行也迎来新机遇。“低空载人飞行器因其高效、便捷、经济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低空交通的主要形式。所以,我们早在2019年就开始涉足载人飞行器研发。”林绍英介绍,目前,公司研发的X8载人飞行器已经进入了试验阶段。X8载人飞行器载重量可以达到100公斤,可载单人或双人,飞行距离30~50公里,可以满足大多数城市低空出行需求。目前,三人座载人机也已进入研发阶段。

  坐落于漳州高新区众创园的漳州世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专注于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借助产学研合作项目,该公司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我们通过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合作,对电动长航时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进行提升优化,进一步降低它的能耗。”该公司总经理王辉钦说,该工业级无人机采用曲面控制机身流线走向,减小整机阻力,使得旋翼动力效率优化提升37%。以14公斤的无人机为例,在半空中悬停功率仅需1700W,远低于业界普遍的2700W,能在山区、丘陵、丛林等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密集的区域顺利作业,极大拓展了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多方面发力,争创低空经济强市

  漳州市是农业大市和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无人机农林植保和无人智慧农业场景应用空间极大;此外,该市海岸线长约715公里,水产品类丰富且海岸巡检作业量较大,无人机物流配送和海岸巡检应用前景也较为广阔。

  今年4月11日,漳州市印发《漳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详细阐述了漳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构建了“1+1+1+N”的低空经济建设体系,即编制一个全面的总体规划、出台一套有力的支持政策、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拓展N个应用场景。《方案》提出,通过五年努力,漳州市将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善、管理安全高效、产业体系健全、应用场景丰富的低空经济强市。

  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其扬表示,作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低空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具体场景的应用实践。目前,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已联合相关部门初步策划医联体配送物流航线2条、同城闪送航线4条、直升机文旅运营航线1条。此外,漳州市还从推进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培育、鼓励低空飞行场景应用、支持低空经济创新引领和完善低空经济产业环境配套四个方面,起草了15条扶持政策。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低空经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资料显示,2023年,漳州累计建成5G基站9324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17.73个。2024年2月,经工信部认定,漳州市已达到千兆城市标准。《漳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漳州全市每万人将拥有5G基站30个,漳州市云计算中心、“海上漳州”大数据中心、工业大脑、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新基建项目将投入运行,助力低空经济飞得更好更远。

  (记者:黄小英 通讯员:邱东兵)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404/t20240429_644205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福州港江阴港区首季“开门红” 比增双超20%

>>下一篇:红网: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揭晓 湖南交通系统获奖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