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路上,你最怕遇见什么车?
相信很多司乘都对国省道干线上的超宽超重货车心有余悸。货车超载行驶,不仅破坏公路基础设施,且给道路安全带来隐患,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七年前的安徽淮北,就是超限超载“重灾区”。
淮北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同时又是安徽省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每年大量的煤炭、建材、化工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通过公路运输。浩如烟海的原料场地,是超限超载的源头,这让城市的部分路段一度成为“重灾区”。
以省道202为例,这是淮北境内重要运输通道,也是前往江苏、山东地区必经之路。仅仅一年,这条在当年投资巨大的干线道路,因超限超载车辆过多而损毁严重。
为什么治理超限超载车辆这么难?
一家企业负责人解释,在过去,钢铁、煤炭行业的运输成本较高,很多人会有侥幸心理而铤而走险,如果没有被抓,就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利润。同时,很多汽车生产厂家会大量非法生产、非法改装,这也为超限超载提供了技术支持。
“原本可以使用15年的省道202,一年就损坏了。”淮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治超办主任张金水说,面对95%的超限超载率和重特大交通事故,淮北下决心严打超限超载运输。
治超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但淮北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逐步探索出自己的“打法”。
建设“数智治超”动态检测系统、研发“数智治超”科技支撑系统、建立治超监管跨区域联动机制……张金水说,2018年以来,淮北市共建设了45处动态检测卡点,对途经车辆实施全天候、不停车、智能化检测,动态采集行驶车辆超限超载、北斗定位车载终端使用异常和非法改装车辆等违法电子数据,有效延伸执法监管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此外,应用“北斗”及电子围栏技术研发“黑名单”在案违法车辆自动报警系统,有效破解车辆逃逸查处难题。制定《货运车辆遮挡号牌识别技术规范》,明确识别遮牌车辆车牌号的方法标准。创新研发“北斗”和“车貌特征”两套针对车辆遮牌的自动识别系统,对遮牌车辆实施精准识别。
科技治超以来,淮北道路运输状况已经发生“巨变”:在全国率先实现超限超载的科学治理、长效治理,超限超载率稳控在0.1%以下。
随着大件运输市场需求显著增加,并成为了物流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淮北交通运输部门又将优化大件运输许可服务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关键突破口,急企业之所急,帮助企业把合规大件平稳“运出去”,这一转变,安徽科汇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经营副总经理张小永感触很深。
就在两年前,张小永每天都在为办公路超限运输许可证而发愁。“经常是设备做好了,但是要等至少三天,因为证件办理时间很长,这也增加了物流成本。”他说。
如今,淮北交通运输部门极力缩减审批环节,全力优化审批流程,将通行路线征询由三个审批环节精简为两个,将一、二类件的办理流程由四个流程减少至两个,审批效率大大提升。“现在我们在做设备的时候就可以同步在系统内申报办证,执法人员当天就会上门服务,这不仅减少我们很多成本,也提高了效率。”张小永说。
高效审批减“流程”现已覆盖全省。数据显示,针对大件运输许可事项许可人员开展周末轮流值班,我省实行开展“全程帮办”活动、周末延时服务,依法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属于即办件的立即办理;属于承诺件的按照事项原有运行模式和办理流程办理,在承诺时间内办结。截至4月底,共办理分发18937件,办结跨省件32818件,省内件7721件。
此外,电子证照系统,可实现11类电子证照全国互信互认,完成信用交通平台适老化改造。审批工作中坚持规范、阳光、高效的同时,积极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协调沿线各单位密切协同配合,开辟绿色通道,助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省际协调96次,协调省内特大件护送7次、护航G4211宁芜高速公路等改扩建施工大型设备运输9次,受到市场主体的高度好评。(记者 史睿雯)
>>上一篇:省交通运输厅:打造公路绿色长廊 目前累计完成绿化提升里程55...
>>下一篇:安徽淮北:治超“模范生”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