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东改扩建项目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让传统产业在创新升级中实现蝶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交通强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把原有的产业体系“推倒重来”,要在写好“传统模式”文章的同时,发挥“科技创新”“加速器”作用。
自项目开工以来,梨东改扩建项目积极开展“微创新”活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截至目前,累计在全国微创新大赛上斩获3金4银2铜。同时,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提高“微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SSZ标通过运用全工序智能集成预制梁厂生产技术生产2808片预制30米T梁,临时用地使用效率提升约38%,生产成本节约近210万元。在全项目加大力度推广“四新”技术,新型智慧挂篮施工技术运用等一系列“四新”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走深走实。
二、夯实品质建设,提升工程质量
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梨东改扩建项目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也注重提“质”增效。
作为江西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梨东改扩建项目办携手华为公司共同打造梨温智慧高速公路,在改扩建期间,通过应用智慧管理、智慧检测、智慧构件、智慧监测技术,对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安全等状况和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状态进行系统、智能、高效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反馈、预警,提升改扩建工程的工作协同和数据协同能力。为解决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梨东改扩建项目自主创新研发了AI智能张拉技术,相对于传统智能张拉工艺,施工合格率提升至100%。
三、深化队伍建设,汇聚人才力量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实际上就是人才的驱动。随着交通行业日新月异,新质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梨东改扩建项目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树先锋旗帜、扬工匠精神、创品质工程”党建领航活动暨“能工巧匠、匠心班组”系列创建活动,先后评选出匠心班组24个、能工巧匠12名、品质建造标兵40名,不断强化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充分展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新风采,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昌金改扩建项目办组织开展房建工程现场观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