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水上黄金线的“咽喉”之地——苏北航务管理处施桥船闸。 黄钢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光荣日子。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年来,古老的运河在时光的洪流中奔涌向前、涤荡新生。
江苏的大运河沿线是优秀文化资源高度富集区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作为大运河沿线遗产资源最多的省份,江苏有世界文化遗产要素28个、遗产河段长度325公里,均占全线的三分之一。
从时光中走来,这些运河遗产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注入了时代的印迹,成为我们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十年来,江苏坚持文化引领、保护优先、活态传承,持续擦亮运河文化品牌,努力打造线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范例。
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省份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江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最高规格整体统筹推进,以创新举措挖掘文化内涵,以融合载体推进保护利用,以重大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打造了多个“第一”“唯一”。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推出“一条河的光荣与梦想”特别报道,与读者共同见证新时代大运河的精彩蝶变,感受它的古韵新姿。
千载光阴泯一瞬,万里风光入画图。中国大运河,愿你的未来,如画卷般展开;愿你的波澜,继续翻涌向前!
策 划:顾雷鸣 高坡
统 筹:薛颖旦 周贤辉 田梅
文 字:顾星欣 徐宁 于锋
图片统筹:郭新海 涂珂 张筠
本文刊于《新华日报》6月21日T1版
>>上一篇:哈尔滨长春联动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软硬联通打造向北...
>>下一篇:【新华日报】寻芳运河畔 光景一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