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夏之交的季节,樟吉高速公路沿线处处青葱翠绿,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以及正在繁忙建设的工地,空中俯瞰,一幅美绿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精心设计描绘蓝图
吉安北互通作为该项目首个样板互通,在设计之初,该项目便结合吉安市城区拓展和交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易址改线新建,由原址整体向西偏移1.3公里,全长10.104公里,为吉安市区向西发展拓展8500余亩的城市规划空间。在吉安北互通景观营造方案制定前,该项目绿化提升工作组便多次深入当地调研“庐陵文化”,在如何将“美绿高速”品牌建设与区域人文完美融合上做文章,通过反复勘测、调查、分析、总结,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采取合理设计和打造极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景观。
如今,走进吉安北互通,周边的自然生态与互通区生态景观相互交融,人文景观点缀其间,置身其中,犹如走进古典生态园林,美绿效果初步呈现。
二、精雕细琢融合人文
为将“庐陵文化”融入到吉安北互通新址,在每一个三角区的踏步两侧,都装饰有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仿木栏杆,配以人文景观、绿植,放眼望去,整个互通三角区错落有序,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该项目互通景观一处一设计、处处景不同。如吉水互通融入“才子之乡”人文特色,赋以诗词小品景观;峡江互通结合区域经济果树特点,以杨梅树造景,并赋以人工水系,实现生态补给;盘谷互通从现峡江服务区移栽大量树植,节约了绿化成本,实现资源再利用。并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少占用、少废弃、多循环”的理念,对山体清表杂木等植物,统一收集加工,制作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混凝土蒸汽养生,形成清表垃圾收集、改造、再利用的循环处理,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三、绿化提质打造示范
除融入区域人文外,该项目互通景观营造还充满“科技创新”范。“该互通引进‘绿色公路建设边坡三联生态防护技术’进行边坡防护技术,实现红砂岩边坡快速防护复绿,提升路域植被生态景观环境,同时还能降低边坡坍塌风险。”该项目A5标项目经理王磊介绍说。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定,严把材料进场、施工工艺、日常养护等关口。准确落实“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的施工顺序,合理放坡、加固适度,减少征地和弃方。
在对树种及苗木花植的优选上,该项目立足既能体现区域文化,又能衬托美绿生态,将沿线互通打造成一步一景、两处各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绿互通。
青山绿水,幽兰芳草。进入夏季以来,樟吉改扩建项目全面推进全线互通景观打造,一张张精美的设计图跃然纸上,一项项“美绿”举措正在快速落实落地,相信下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项目沿线互通枢纽将成为一处处绿意盎然的美绿景观。
>>上一篇:江苏省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能竞赛落幕
>>下一篇:梅州进镇村公路全部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