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便民服务 > 正文

我市举行道路客运行业安全应急演练

时间:2024-06-30作者:佚名来源: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6月27日下午,市交通委组织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团河校区举行本市道路行业安全应急演练。本次演练为近几年北京最大规模的道路客运应急演练,全市各区道路客运行业管理部门、客运企业、客运站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共360余人现场参加了演练及观摩。

  演练涉及多行业 模拟多项关键环节

  以演练促实战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6月27日下午2时许,公安大学团河校区内烟雾升腾,一辆满载乘客的旅游大客车在行驶途中忽然冒出浓烟,车尾发动机舱火光隐现,形势万分紧急!司机立即靠边停车,快速疏散乘客展开自救,同时迅速拨打119、120请求救援。

  刚刚发生的惊心动魄瞬间,是我市道路客运行业安全应急演练的一幕。参演力量囊括了道路客运企业、客车生产厂家、公安交管、应急消防、医疗救护等多个方面。演练模拟车辆自燃险情的火情发现、人员疏散、破窗逃生、火情扑救、信息报送、伤员救护、人员转运等关键环节。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演练安排在公安大学团河校区训练场进行。

  本次演练是北京市道路客运行业贯彻落实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个个讲安全、人人会应急”要求的重要活动,旨在通过模拟客运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检验行业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测试应急处置全要素、全流程协作机制运转情况,提高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

  2分钟内疏散乘客 20分钟内扑灭明火

  各部门梯次应对 避免次生灾害

  险情出现后,车辆驾驶员立即靠边停车,会同导游第一时间疏散乘客紧急避险,同时迅速沿路侧逆行150米放置了警告标识,提示后车规避。疏散过程中尽量把握老人、儿童、女士优先原则,充分利用车门、应急门分流,迅速有序撤离。因乘客较多,驾驶员提示年轻乘客果断破窗逃生,并安排人员在车外接应,以减少损伤。从现场看,全车成员在2分钟内成功脱离车辆抵达路侧安全区。

  在乘客撤离的同时,驾驶员靠近发动机舱观测火情,立即向企业报告情况,并取出车载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有几名乘客积极参与到灭火行动中。导游在指挥乘客撤离后随即拨打了报警和急救电话。在车辆自救过程中,驾驶员提示全体灭火人员,保持距离防止热辐射伤害及烟雾吸入。但因火势较大,仅4分钟火势已蔓延到客舱,全车火焰升腾无法扑灭,灭火人员退出险区,保障自身安全。大兴区消防支队接警后迅速抵达现场,使用泡沫灭火枪和水枪分别对发动机舱、客舱火情进行扑救,不到20分钟,明火被扑灭。

  公安交管部门接警后对事发路段实施了交通管控。大兴区急救站及时派出急救车赴现场,并模拟伤员佩戴颈托,抬上担架现场固定,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车属企业按照驾驶员报告和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显示,就近派出车辆转运未受伤乘客,并派出应急处置组赶赴现场,协调清障力量实施后续处置。整个险情在30分钟内顺利处置完毕。

  在后续的演练中,还设置了现场处置回放点评、车辆安全装置讲解、防御性驾驶授课等内容,深化演练效果,采取演练与培训相结合、处置与预防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

  多举措保障道路客运行业安全

  后续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近年来,本市道路客运行业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的思路,切实保障行业运行安全。一方面,组织全市道路客运企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紧贴实际开展应急演练,同时关注自身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力量建设,各区均明确了应急运力储备单位,并实施全市联动、就近保障机制。另一方面,督促客运企业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格落实车辆检验制度,严把安全管理“两类人员”考试关口,强化驾驶员应急处置和特情驾驶培训,关心关爱驾驶员身心健康,并积极推进营运客车智能视频监控装置的安装与系统应用,提高车辆动态监控“透明度”,缩短突发事件的“信息差”,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履职尽责基础。

  此次演练是对全市道路客运行业安全应急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行业、企业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大提升。通过此次演练,不仅强化了“个个讲安全、人人会应急”安全生产意识,更使行业管理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学习了应急标准流程和处置措施,积累了实战经验。

  下一步,市交通委还将制作演练全程视频教材发放到全市道路客运企业,用于全体从业人员教育,并将继续加强安全监管,督促企业细化完善应急预案,积极推广演练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道路客运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原文链接:https://jtw.beijing.gov.cn/xxgk/dtxx/202406/t20240627_37304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保暑运 送清凉”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 开展一线驾驶员慰问活...

>>下一篇:中考在即 本市交通部门开启护考模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