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常州市新能源货物水路出运“一单制”“一箱制”项目船舶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首航。该批货物在常州公共装箱点装箱、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装船,由“宇航116”轮运至上海港外高桥五期码头,经国际航行船舶海运出口。
常州港与上海港外高桥港区的驳船船舶适载、货物适运手续办理模式由“串联”改为“并联”,时长较法定时限减少96小时;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质量监督模式由开箱查验改为装箱环节指导,实现“全过程不开箱”,每自然箱物流成本可降低2000元至3000元。
2023年以来,常州海事局、常州市商务局创新提出新能源货物水路出运“一箱制”设想。今年,常州海事局与浦东海事局开展“一单制”“一箱制”试点合作,建立“一港管理、一程申报”申报模式和“始发港审批、中转港确认”监管模式,实现“一程申报、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余洋)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7月12日2版
>>上一篇:【中国交通报】淮安 优化服务质效 助力振兴发展
>>下一篇:【现代快报】施工招标,南京北站9月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