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云南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预警与决策支持技术”项目拟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的公示

时间:2024-07-28作者:佚名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实施办法的通知》(云科奖发〔2015〕2号),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现将“云南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预警与决策支持技术”项目拟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的相关内容进行公示。

  “云南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预警与决策支持技术”科技项目为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及示范项目(编号:2021-90-2),现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了研究任务并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申请了结题。2024年6月21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结题,专家组认为项目总体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考核指标,同意通过结题。现拟进行科技成果登记,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1.系统地提出了云南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形成机理的分析方法;

  2.建立了道路因素、天气条件、交通流特征与交通事故风险的复杂关联关系;

  3.构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预测模型、分级预警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架构;

  4.开发了云南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预测原型系统;

  5.授权发明专利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获软件测试报告1项,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1篇),培养省部级科技人才1名、高级工程师1人。

  其中,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情况如下:

  (1)Yan, Jie, Zeng Sheng, Tian Bijiang, el al."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way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accident risk: A multilayer perceptron model (MLP) approach." Sustainability,2023, 15(3): 1893.

  (2)田毕江, 吴云川, 熊昌安等. 山区公路下坡路段车辆事故形态分析及设计阶段追尾风险评估[J]. 交通与运输, 2024, 40(02): 19-23.

  (3)赵华祥, 杜飞翔, 付开华等. 山区公路小半径弯道路段事故严重度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比较分析[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22, 40(03): 42-50.

  (4)田毕江, 王国锐, 李之啸等. 考虑空间关联效应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分析模型研究[J/OL]. 安全与环境学报, 1-10.(网络首发)

  (5)苏宇, 李京阳, 熊昌安等. 基于SHAP-RF模型的不同路面状态下山区高速公路路表温度实时估计[J/OL].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10.(网络首发)

  获得授权的专利情况如下:

  (1)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和方法,ZL 202310089388.6

  登记软件著作权情况如下:

  (1)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测系统V1.0,登记号:2024SR0016920

  完成单位及排序: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完成人员及排序:田毕江、杨文臣、岳松、吴云川、胡澄宇、熊昌安、王燕珩、李薇、房昱纬、黄志军、郑楠、苏宇、姜波、丁宇超、刘明、程志豪、杨晓寅、叶青、何康年、丛啸、张华栋、王伟、刘奇、孔令智、李洪春、周燕宁、李京阳、王毅、李春晓、钟豪。

  公示期自即日起15个工作日,即2024年7月24日-2024年8月14日,如对项目公示内容、完成单位、完成人员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等有异议,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处反映。

  联系电话:0871-65305690。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2024年7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jtyst.yn.gov.cn/html/2024/zhengwugonggao_0724/31325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八自由度驾驶模拟器在山区高速公路安全风...

>>下一篇: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2024年第2批、第3批公路水运工程质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