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信息报告与分析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时间:2024-08-07作者:佚名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信息报告与分析管理办法》(交运规〔2024〕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便于更好地理解《管理办法》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2019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信息报告与分析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10号),在指导地方加强运营险性事件信息报告与技术分析、强化教训汲取和行业经验借鉴、提升运营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充分汲取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生的“7·20”淹水倒灌和“12·14”列车追尾等事故事件教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对《管理办法》部分内容作了修订完善。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共15条2个附件,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完善险性事件分类。在《管理办法》附件1中完善了列车冲突、列车撞击等险性事件的定义,新增了制动失效、溜车等车辆重大故障和隧道结构涌水涌砂等险性事件类别。

  二是完善信息报告机制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信息报告责任,提升信息报告及时性、全面性,第五条第一款中明确了立即报送事件初步情况和书面快报相关要求,并在第二款中提出了建立信息报告机制、明确信息报告责任到部门和岗位等要求。同时,《管理办法》附件2明确了信息快报的规范格式。

  三是完善险性事件技术分析相关要求。新增第七条,提出了事发相关录音、录像、日志等基础信息保存的时限要求,为开展技术分析报告提供基础。第八条新增第二款,明确了地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参与技术分析、加强工作指导等要求。

  

  相关文件: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信息报告与分析管理办法》的通知

  


原文链接:https://www.mot.gov.cn/2024zhengcejd/202408/t20240807_41498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做好实施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