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江苏首席记者施科通讯员泰交
扬子江畔,深国际港口江苏靖江港码头船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在港区智能远程操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生产可视化平台观察船舶实时作业情况。屏幕上,港口吞吐量、装卸船作业效率、过驳作业效率等数据实时显示,一目了然。
生产可视化平台是深国际靖江港2023年智慧港口重点建设项目,平台将港口日常管理所需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与港口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视频监控、岸电等17个系统无缝对接。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建立生产经营、设备运行、设施管理、安全预警等“一张图”,为港口生产经营提供可视化服务。
“通过生产可视化平台,可实时监测数百米外煤棚里斗轮机的作业状态。”深国际靖江港副总经理徐小灵介绍,以生产可视化平台为媒介,港口对接了1000多个传感器信号,建立数字堆场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料场情况。
生产可视化平台还基于工程、建筑、设备图纸,构建了港口码头、内港池、封闭大棚、船机等生产作业场景三维仿真模型,实现卸船机、斗轮机等装卸设备模型与现实场景同步;在封闭大棚内,基于数字堆场系统,采集堆场煤云数据,实现煤堆模型与现实场景同步。
自去年12月开港运营以来,深国际靖江港已完成货物接卸量320万吨、货物吞吐量近600万吨。得益于生产可视化平台,港口综合管理效率显著提高,接卸一艘5万吨海轮只需14小时,较行业平均水平快了10小时以上。
目前,深国际靖江港已实现斗轮机无人化堆取料,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卸船机、装船机等装卸设备智能化无人化应用,启用全自动全流程装卸工艺,预计每小时可实现最大9000吨货物卸船进场、过驳、出场。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8月6日2版
>>上一篇:【新华日报】122省道南京江宁段的养护大中修现场,养护工人坚...
>>下一篇:【现代快报】高温下,水上“沪宁线”如何防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