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33国道宝应沿广服务区焕然一新,完成升级改造。改造后的服务区除了为司乘人员提供更为温馨的休息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和如家的出行体验之外,还因地制宜布设光伏发电设施,“交通+新能源”模式率先落地,普通公路服务设施向“交能融合”2.0时代迈进。
233国道宝应沿广服务区位于中国石化宝应沿广加油站。今年,市公路部门与中国石化联合推进233国道宝应沿广服务区升级改造,打造“春风千里扬州路·藕香驿”公路驿站品牌,提供车辆免费停放、车辆充电等服务,司乘人员还可在服务区临时休息、免费洗浴等。
服务提升的同时,服务区充电设施也随之升级。在服务区楼顶增设光伏发电设施,增设了2个充电桩,来此休整的新能源车辆实现“充电无忧”。截至目前,该服务区光伏板已累计发电12万度,累计为服务区综合节约电费9万余元。
近年来,市公路部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安全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创新发展模式,通过自建自营、与地方合作等六大模式成功建设了一批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打造了扬州普通公路服务设施1.0版本。先后创成5个省级品牌驿站、2个全省交通运输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2个“苏(速)交速办”政务服务便民点和3个服务设施创建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形成可复制经验的“扬州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同时加快普通公路服务区新能源充电桩规划布局,2023年底即在全省率先实现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充电桩全覆盖。今年以来,公路部门积极响应交能融合发展探索的要求,探索交通公路行业与绿色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的途径,在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开启“交通+新能源”这一全新合作模式,稳步推动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建设以及充电场站运营,推广光伏发电设施布局,已率先在233国道宝应沿广服务区落地。
下一步,市公路部门将根据使用情况适时在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增加充电桩数量,同时谋划建设全流程自动化天然气加气站,全面构建低碳节能、绿色出行的普通公路服务设施建设“交能融合”2.0时代。
>>上一篇:扬州交通护航“开学季” 助力“通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