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道路运输领域,开展集中整治。集中开展了“六查一打”、包车(旅游)客运、厢式货车、危险品运输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以压实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执法机构、运管机构和企业“四方责任”为主线,全面摸排、建立清单、制定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二是聚焦重大隐患治理领域,强化培训教育。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宣贯解读道路运输企业和城市客运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三是聚焦涉校车辆驾驶员领域,加强安全管理。山东泰安“9·3”交通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通知》和事故警示函,召开交通运输系统校车安全管理会议,联合公安交警支队召开全市学生交通安全管理视频调度会,全面排查校车、班线车辆、定制公交,严格落实车辆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四是聚焦公路运营领域,加快整改进度。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农村地区平交路口隐患治理。
五是聚焦防汛防灾领域,筑牢安全防线。按照“123”“321”防汛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大汛期隐患排查防范力度,开展全市开展重大灾害风险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普通公路危桥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等多项通知与方案,严密排查整治公路基础设施隐患。
截至目前,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35家,发现问题隐患851处,整改832处;帮扶企业139家,行政处罚315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103家;共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4653人次、宣贯解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96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5处,整改4处,实施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2处;排查车辆661台,发现隐患车辆20台,整改20台;已安装公交驾驶室防护装置50套,剩余50套正在安装中;全市420处国省道穿村过镇平交路口已完成359处,70处发生过亡人事故的隐患路口已完成63处,整体完成率86.12%;全市普通公路危桥共计336座,已完工207座,完成整改率62%,在建129;汛期共排查出在建、在役公路、桥梁隐患84处,均已整改完毕;干线公路危桥11座,已全部完工;农村公路危桥325座,已完工196座,剩余129座已全部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