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马鞍山市港航部门通过遥控操作水下机器人的方式,完成“马港锚趸2”趸船的坞内检验任务,这是该市首次引入水下机器人助力船舶检验工作。
此次检测采用的是“水下浮游式”机器人,通过线缆、手柄进行远程操作,按照预先设定的检测区域,对趸船水下部位进行清扫,同步拍摄水下高清影像,实时把水下检测动态传输给现场监控屏幕,检验人员通过监控屏幕对船体外板、船底焊缝、水上部位油漆锈蚀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测完成后,检测公司出具详细的水下检查报告和视频资料,为船检部门签发船舶证书提供第三方技术支持。
水下机器人的应用相比较以往的船舶进坞上台检验方式,既缩短起锚、进坞、检验、复泊的时间,还降低了相关环节费用成本;相比较潜水员水下探摸方式,也避免水下作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水下机器人应用是航运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具体体现,马鞍山市交通港航部门将继续扩大新设备、新技术的探索应用,进一步提升检验效率、检测水平,助力长江水运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淮南市交通综合执法“2024夏季攻坚”专项整治行动圆满收官
>>下一篇:宣城市上线水运货运网络平台实现“滴滴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