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交通动态 > 正文

省厅驻哑叭店村工作队:守护百姓幸福 让乡村振兴可触可及

时间:2024-09-30作者:佚名来源: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金秋时节,到处一派丰收景象。9月23日,在隆化县苔山镇哑叭店村村南的一片玉米地里,农户刘海青正在指挥车辆收玉米,他笑着对记者说:“今年雨水充足,玉米长势很好,我这40亩玉米喜获丰收。”

  “哑叭店村位于隆化县西南部,全村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780亩,林地3.9万亩,辖10个自然村,共443户、1062人,曾是省级深度贫困村。”来自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的驻村第一书记侯海涛介绍,2023年11月,他来到哑叭店村开展帮扶工作,队员分别是来自省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信息中心职工田捷、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耿英杰。驻村以来,从百姓生活水平、村庄基础设施,再到村民的精神风貌,他们和村民一起感受着村里的巨变,见证着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老高的“摇钱树”

  “这片山坡上的2500棵水果山楂是我一棵棵亲手栽种的,去年开始挂果,今年挂果数量明显比去年多,山坡上的蓄水池建好了,给果树浇水方便了,明年收成肯定会翻番。”在哑叭店村村西的一片山坡上,63岁果农高殿臣一脸喜悦。

  高殿臣曾是村里的电工,退休后,闲不住的老高看到邻村种植水果山楂眼热得很,经考察市场、学习相关技术后,他毅然用自己的好地换了50亩山坡地种水果山楂。

  “老高,现在正值挂果关键期,最近天气旱得很,山楂树浇水问题解决了吗?”今年6月的一天,侯海涛和田捷、耿英杰来到老高的山楂林关切询问。

  今年上半年隆化县干旱少雨,由于山上浇水不便,看着日渐打蔫的果树,老高愁眉不展。“别愁,咱们在山脚下打一口井,你再买一些引水管,把水引到山上,建个蓄水池,这样给果树浇水就不愁啦!”关键时刻,侯海涛给老高鼓劲打气。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果园浇水问题解决了,老高褶皱的脸上也舒展了。老高对这片林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天天守在果园里,把果树当作自己的孩子养,每一棵树他都认真修剪、施肥。

  “水果山楂口感好,价格高,比种玉米划算。”老高说着从树上摘下一颗山楂递给记者。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市场上水果山楂4元一斤,等再过两年,果树长大了,每棵产量约100斤左右,我这2500棵山楂树,你算算能产多少斤?展望未来,老高乐得合不拢嘴。

  

  

  丰收时节,瓜果飘香。记者从山脚一路走到山坡,阳光下抬眼望去满山的山楂树分外娇艳,枝头上一簇簇挤挤挨挨红彤彤的山楂果,煞是好看。

  “目前,村民收入以种植玉米、养殖牛羊为主,我们把老高这片山楂林当作试点,如果能让百姓增收致富,又将是村民增收的一个好渠道。”在侯海涛他们看来,这片山楂林不仅是老高幸福生活的起点,更是全村百姓幸福生活的星星之火,他们定会全力守护这累累硕果。

  

  小刘的返乡创业记

  “我光荣退二线啦,我儿子刘炽炜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一早就出门了,可忙活了。还有我这新房子,当时政府补了5万,要不是工作队帮忙,我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在家享清福。”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57岁的刘国俭提起儿子一脸自豪。

  2020年,省厅驻哑叭店村工作队走访了解后,将初中毕业的刘炽炜介绍到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就读。2023年6月,学习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的刘炽炜毕业后,放弃了学校介绍到收费站实习的机会,选择回家乡自己创业。

  “孩子创业,我支持。这些年我也攒了些钱,花19万买了一台推土机,一台挖掘机34万,首付了20万,剩余的贷款我儿子这一年也还完了。”说起儿子创业初期,刘国俭无比坚定。

  刘炽炜每天起早贪黑,天天在工地忙。当记者拨通他的电话时,他正在隆化县二道营村为村里下管道、硬化路面。“这个工程得今年12月底完工,多亏当年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现在干活都用上了,一天能挣1300至1500元。我有一个近500人的业务群,一个月基本没闲的时候,这段时间活儿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雇了一个司机帮我干。”电话那头,21岁的刘炽炜透着满满的成熟与自信。

  从刘国俭家出来的时候,刘志伟的妈妈翻出手机相册,“看这是我儿子,可帅了!”

  “好巧不巧,我是刘炽炜当年在交通技校的班主任。这孩子不仅人长得帅,还聪明,肯学、肯吃苦。”来自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的耿英杰笑着说,今年工作队经走访了解,又招收了2名村内学生到我们学校就读,作为村里的新生力量,希望更多孩子学有所成,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永字八法,大家都学会了吗?下课回家后同学们一定要多多练习啊!”今年暑期,村里的孩子们多了起来,侯海涛和耿英杰、田捷一合计,买来笔墨纸,架起乒乓球桌,为村里孩子们开办了第二课堂。耿英杰和田捷分别教孩子们的写毛笔字、打乒乓球。

  “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拿毛笔写字,但他们学得都非常认真,有的很有天赋,写得有模有样,非常好。”耿英杰是省书协会员,他从小跟父亲学书法。课堂上他给同学们分享自己几十年来学习书法的经历与心得,并重点教他们练习柳体,柳公权玄秘塔碑。孩子们听得仔细,学得认真。

  “来,扣一个,好球!”作为乒乓球爱好者,田捷在乒乓球课堂上,从拿拍姿势、发球、颠球、扣球等,一一给孩子们示范、讲解,让孩子们在劳逸结合的同时,培养一项爱好。

  看着一张张青涩的脸庞,一双双求知的眼神,不由感叹:哑叭店村的孩子们真幸福!

  然而,在哑叭店村,这样的幸福感不仅体现在孩子们身上——

  

  “6月18日,隆化高速收费站至村部道路全线通车后,7月份,我的超市又新增加了菜鸟驿站功能。老百姓寄收快递再不用出村了。”超市老板刘树青说。

  “路修好了,现在“120”也20分钟就能到村!”村医刘树强说。

  “咱这路宽,车好跑,省轮胎又省油,跑的次数多了,成本低了,菜价也降了。”新换了厢式小货车的菜贩刘宝利说。

  ……

  哑叭店村位于隆化镇山沟谷地,曾经,一条近10公里的河套碎石路曾是开车进县城的唯一通道。遇上大雨、大雪,碎石路基本断交,只能步行翻越小黑沟的山梁进县城,最窄的地方只能放下一只脚。村民进城、串亲戚都是难题,一般半个月赶一次集。对他们来说,赶集是一种“奢侈”行为。

  2017年以来,历任工作队累计修建通村路24公里、桥梁4座,硬化街巷4200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100%,实现户户通水泥路,自然村通动力电、广播、宽带;建档立卡脱贫户医保养老参保率、产业帮扶覆盖率、危房改造完成率、饮水安全率均达100%;建设党群活动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广场2处,修建护路、堤坝6300余米,安装LED路灯200盏……

  如今,哑叭店村对外联通的河套碎石路、小黑沟山梁小路都变成了水泥路,去县城只用半小时,让赶集成为日常,让幸福生活可感可触。(邢默冉)

  责任编辑:邢默冉 审核:张海洋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tyw/1017254979915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宋仁堂专题调度全省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

>>下一篇:受权发布|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