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铁路运输 > 正文

“小火车”就是我们的家

时间:2024-11-02作者:佚名来源:人民铁道网

  

  
近日,西安局集团公司工务机械段机械化线路一车间机捣二班职工在宿营车前合影。唐振江 摄

  这个由19名铁汉组成的机捣班承担着西安局集团公司管内各条线路机械化捣固维修施工及新线开通、站场改造、应急抢险任务。一年中的大半时间,他们都住在宿营车上,驾驶着捣固车奔波在线路上,最多的时候,一年转场近50次,捣固线路达1000余公里。

  

  秋风萧瑟,云雾缭绕的西岳华山若隐若现,笔者一行来到山脚下的孟塬站。

  

  在车站不远处,一列由5节绿皮车厢组成的“小火车”静静地停在铁路专用线上,车上没有旅客和货物,却居住着19名身着工装的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机械段机械化线路一车间机捣二班的职工。他们常年以“小火车”为家,驾驶着捣固车在铁道线上四处奔波。

  

  一年到头跟着“天窗”跑

  

  “起床了,干‘天窗’了!”10月10日3时许,“咚咚咚”的敲门声打破了小站的宁静。很快,绿皮“小火车”里的职工们开始收拾机具。半个小时后,大型机械捣固车“大黄蜂”一声长鸣,载着他们驶进夜幕。

  

  4时20分,随着“天窗”命令下达,机长刘昊操控着“大黄蜂”,一组组“铁爪”有节奏地撞击着石砟。

  

  道床上,队长王少华全神贯注地盯着捣固进度,不时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这样的人机协作大战一直持续到7时。干完活,每个人都画上了“烟熏妆”。

  

  “这抖得够酸爽,干一次活儿,一年都不用去按摩了。”去年上班的大学毕业生龚枫盛一边用脖子上的毛巾擦脸,一边跟王少华打趣道。

  

  “回去洗把脸睡一觉,下午的‘天窗’接着抖。”王少华说完,职工们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孟塬站的清晨被笑声“叫醒”。

  

  “感觉像急行军,前几天还在山清水秀的陕南,今天就到华山脚下了。”龚枫盛笑着说,“我们一年到头跟着‘天窗’跑,哪儿有施工就往哪儿跑。”

  

  职工们的打趣不是没有理由,最多的时候,他们一个月就转场4次。

  

  钢轨上的“诗与远方”

  

  “爸妈,让你们看看我开的‘豪车’——‘大黄蜂’。”前不久,青工李久龙将自己的工作照和获奖证书制作成短视频发给父母。这辆“豪车”便是大型机械捣固车。

  

  视频那头,得知儿子不仅当上了“大黄蜂”机长,而且还在局集团公司大型养路机械技能竞赛中获奖,老两口高兴得合不拢嘴。

  

  走行、停驻、调整、下插……驾驶室里,李久龙麻利地操控着作业面板上的按钮、踏板,控制着大机捣固。

  

  “每前进一公里就得踩踏板400多次,我们干活就像给道床做针灸,必须时刻集中精力操作,否则容易擦伤轨枕。”李久龙双眼紧盯着屏幕说。

  

  车下,随着一排排镐头与石砟的有力碰撞,道床逐渐被夯实。“我开着‘大黄蜂’跑了6年,光踩踏板就有197万多次,捣固线路都有7000多公里了。”李久龙自豪地说。

  

  “真不敢想,咱一年干的活是以前人工的几十倍。”总结会上,看到今年班组捣固线路已达980公里,50岁的杨宝红感慨地说,“洋镐、扒叉、九齿叉‘三大件’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看来,这工作还挺美,我们四处奔波,既看遍了祖国大好河山,又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李久龙舒心一笑。

  

  “流动的家”处处都是爱

  

  绿皮车改造的宿营车,跟以前的“大篷车”有啥不一样?笔者走进车厢,只见沐浴间、洗漱台、洗衣间等设施一应俱全,两人一间的小卧室配有床头灯、空调、书桌、储物柜,这个“流动的家”像星级宾馆。

  

  “最大的变化是配置了生物厕所,干净又卫生。”说起车上的变化,青工廖宇感受最深,“以前最尴尬就是上厕所,每到一个地方先在野外搭围挡,先解决如厕问题。”

  

  “大修人的艰辛,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了。”在宿营车上工作20年的杨宝红感慨万千,“以前,我们住大通铺,吃住都在一块。”

  

  吃喝拉撒的问题一件件得到解决,职工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建家、爱家”的热情更高了。

  

  “开饭喽!”正午时分,随着大厨李开选一声吆喝,小酥肉、黄焖鸡、青笋腊肉等一道道菜被端上了餐桌,馋得人流口水。

  

  长期流动作业,怎么还能吃上这么丰盛的菜肴?为解答笔者这个疑问,李开选讲起了他们炊事班的故事。

  

  “要想淘到好食材就两个字——跑和问。”每次开拔前,李开选都会向工友打听附近卖菜的地方。如果在偏远山区,他干脆就背上蛇皮袋跑到菜农家,一次买足3天的食材。

  

  “最难的是拿着钱找不到菜市场。”记得2021年夏天,队伍开拔到晋陕豫交界的浩吉线平陆站,刚落脚,厨师邵帅便打开手机搜索附近的菜市场,地图却导向了百里之外的三门峡。

  

  “没办法,就这一家菜市场,再远也得去。”李开选、邵帅喊来司机立即出发,硬是在天黑前扛回了几大袋菜。

  

  “天窗”不固定,饭点也没规律。

  

  施工现场激战正酣。餐车上,厨师李开选、杨宝红、邵帅也没闲着,洗菜、切菜、蒸花卷……掐点算着伙计们回来的时间。

  

  “到了机捣队,就相当于过第二次军旅生活。”2016年,廖宇退役,便一头扎进了机捣队。8年间,他转战4省20余个地市,有时在大漠戈壁一干就是半个月。家人曾几次劝他转岗,他都不答应。他说:“我是当兵的,这点苦算个啥。”

  

  在这群大修人看来,苦并非是坏事,它能磨炼人的意志,激发内心积极向上的力量。几年来,班组有5名职工被选拔到管理干部、工班长岗位。“能吃苦、不怕累、能打硬仗是大家对我们班组的一致评价。”王少华自豪地说。

  

  办公车厢里,一块块“先进集体”的奖牌引人注目,向人们讲述着他们坚守、奋斗的故事。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07-54298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潍宿铁路建设一线举办“弘扬工匠精神”主题道德讲堂

>>下一篇:立项金点子提升“硬实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