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印发《浙江省高等级航道建设技术指引(2.0版)》。这是自2021年我省印发《浙江省高等级航道建设技术指引(1.0版)》后,落实“航运浙江”建设的又一次技术创新。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内河水系联通工程,长三角地区周边省市均在大力推进高等级航道建设。但目前我省土地资源严重稀缺(人均耕地面积0.30亩,不足全国的1/4),浙北杭嘉湖水网发达地区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严重稀缺,且受到征迁、文保等因素制约,二级航道建设难度较大,特别是局部条件受限航段(约49.7公里,占比4.5%)需深化细化航道尺度标准,旨在保证2000吨级船舶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最有限的资源、花费最小的代价,提升航道能级、提高经济效益。
在研究编制过程中,依托专业机构,从优化设计代表船型破题,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实船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分析不同航道尺度与航速、轨迹等航行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满足航行安全、货运量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对国标、行业标准进行深化、细化。期间召开5次国内专家咨询会,并顺利通过审查。部分研究成果已纳入交通运输部正在修订的《内河通航标准》。
《指引(2.0版)》在总结1.0版的基础上,重点对二级航道(60米宽)和条件受限航段(最小55米)矩形断面进行研究,提出适合的船型,深化细化航道尺度标准,同时还对三级航道及代表船型、船闸、桥梁通航净高、绿色环保、智慧等技术要求进行深化论证。预计全省二级航道建设可节约用地8100亩,节省征地费用约50亿元,较“四升三”再“三升二”分步实施,“四升二”一步到位,可降低成本35%以上,节约投资约90亿元,压缩建设周期5年以上。
>>上一篇:2025年长三角区域港航发展联席会议在嘉兴召开
>>下一篇:刘可到梧州市调研交通运输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