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智慧文化 > 正文

钢轨托举“文化长城”

时间:2025-10-22作者:佚名来源:人民铁道网

  

  

  漓水悠悠,奇峰簇簇。今日之桂林,青山绿水间,高铁飞驰,承载着旅客的欢声笑语。80多年前的桂林,枪林弹雨中,火车徐行,播撒下文化抗战的火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望桂林这座抗战文化城的峥嵘岁月,铁路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8年,武汉、广州相继沦陷,炮火席卷大半个中国,湘桂铁路成为连接华中与西南的大动脉。因交通区位优势、发达的造纸业以及地理位置优势,文化人士会聚桂林,构建起大后方的“文化绿洲”。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至1944年,田汉、郭沫若、茅盾、巴金、欧阳予倩、夏衍、艾青等数以千计的文化人士聚集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

  

  他们以笔为枪,以舞台为炮台,将每一个文字、每一个音符、每一幅画卷、每一场表演,都化作射向敌人的子弹。巴金的散文《桂林的受难》揭露了日军的残酷暴行;艾青在桂林写下《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成为抗战诗歌的经典;徐悲鸿的《漓江春雨》以绘画艺术传递不屈的精神;欧阳予倩改编的桂剧《梁红玉》,借古讽今,鞭笞汉奸卖国行径。

  

  在那些日子里,文艺作品如同星星之火,唤醒了民众的抗日救国意识,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际新闻社在桂林成立总社,文学、戏剧等领域的先进文人也纷纷在桂林成立抗敌协会和组织,引领成千上万文化工作者和民众,形成一道强大的文化统一战线。据广西档案馆记载,49家印刷厂沿铁路线分布,月排字量4000万,2000余种图书在桂林诞生,仅文艺书籍就超千种;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均在此扎根。

  

  此外,由戏剧家欧阳予倩主持筹建的广西省立艺术馆,成为抗战戏剧运动的中心。1944年,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期间,很多剧团会集桂林,演出了很多经典剧目,影响巨大。

  

  1938年9月全线通车的湘桂铁路,为物资运输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两根“汉阳钢铁厂造”钢轨静卧在桂林工务段档案馆中,无声诉说着当年筑路的艰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湘桂铁路建设被迫加速。广西先后征调75个县的58.9万人,参与铁路建设。

  

  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9月,日军在侵占衡阳后南下进入广西。桂林市所有的机关、工厂、学校及数十万居民要在几天内全部撤离。当时,从湖南撤退下来的大批难民加上桂林本地难民有近百万人,他们一部分沿公路坐汽车或步行南下,一部分乘火车从湘桂铁路撤退。为了尽最大可能运送难民撤退,湘桂铁路倾尽运力,开行近百趟列车,每一趟列车都满载着难民。他们先从桂林乘车到柳州,再转黔桂铁路或通过公路,往贵阳、昆明等地逃难。

  

  在运送难民的同时,自1944年6月24日开始,湘桂铁路职工也自衡阳西站依次向西撤退。为避免铁路为日军所用,在撤退中,铁路职工对铁路设施设备进行了有计划的破坏。

  

  八十余载春秋掠过,桂林的抗战记忆已沉淀为城市的红色基因。复兴号呼啸穿过喀斯特峰林,与延伸向历史深处的湘桂铁路隔空相望,这不仅是交通方式的迭代,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军事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双轨并进,正是中华民族穿越历史风雨、战胜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27-56188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初心如磐映红旗

>>下一篇:山西古建 解锁“浪浪山”的文化密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