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2025年10月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态势平稳增长

时间:2025-11-20作者:佚名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2025年10月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态势平稳增长,TDMI为106.34,环比增加6.29%,同比增加8.20%。国庆、中秋假期带动效应明显,叠加秋冬旅游季开启,旅客出行需求阶段性集中释放,综合客运全面回暖;随着“双十一”电商节备货启动、制造业旺季延续以及跨境物流持续活跃,综合货运需求稳步增强。

  

  2024年1月至2025年10月TDMI结果

  客运生产全面回升。在国庆、中秋假期市场强劲带动下,公路、铁路、民航、水路客运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公路客运依托节日期间旺盛的中短途出行需求,环比增加8.49%,同比增加3.31%;铁路部门通过增开临客、加密热门旅游线路和中老铁路班次,有效释放运能,客运量环比大幅上升24.95%,同比上升11.93%;民航加大运力投放,重点机场航班频次提升、宽体机比例提高,旅客吞吐量环比增多10.21%,同比增多6.77%;水路客运受益于澜沧江—湄公河跨境游恢复及滇池、洱海等水域夜游项目热度上升,环比增长18.87%,同比增长14.90%。

  货运生产增势良好。受“双十一”电商节备货启动、制造业旺季延续以及跨境贸易活跃等因素带动,居民消费物流和产业供应链需求持续释放,货运生产保持高位运行。公路货运依托城乡配送网络完善和农产品、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上升,货运量环比增长0.26%,同比增长0.43%;铁路货运在中老铁路国际班列高频开行及能源、矿产、化肥等重点物资保障支撑下,货运量环比增加5.95%,同比减少4.38%;水路货运受益于澜沧江—湄公河航道通航条件改善及区域经贸往来深化,货运量环比大幅上升67.07%,同比上升10.90%;受国际航空货运阶段性调整及部分高附加值出口订单节奏放缓影响,民航货运量环比小幅下降5.15%,同比增长8.04%。

  高速通行量结构分化。10月,国庆假期带动旅游、探亲及自驾出行需求集中释放,昆明、大理、丽江等热门目的地吸引大量游客,高速公路小客车通行量达40952983辆,环比增长31.54%,同比增长10.69%;受物流市场的影响,公路货运需求有所回落,高速公路小货车通行量为8045084辆,环比减少2.93%,同比增加2.97%。

  运行效率整体平稳。国庆假期出行高峰期间车流集中,部分路段短时拥堵,加之节日期间临时通行车辆比例上升,此类如跨省自驾游、租赁车辆的ETC安装率相对较低,导致整体ETC使用率为54.62%,环比减少9.86%,同比减少4.64%;铁路方面,运输组织持续优化,重点线路运力保障有力,中老铁路及省内城际列车运行秩序良好,列车准点率达99.1%,环比提升2.22%,同比提高2.48%;民航方面,主要机场加强航班协同调度,天气条件总体有利,昆明长水等机场航班放行效率提升,航班放行正常率为96.86%,环比增加3.62%。

  随着国庆假期和“双十一”电商节备货高峰的结束,预计11月旅游流和跨省出行需求有所回落,综合客运生产将逐步进入季节性调整期,但受年末商务出行、学生实习及区域性文旅活动支撑,整体客运量仍将保持相对稳定。随着制造业旺季延续、高原特色农产品集中上市等因素影响,预计综合货运生产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注: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运行态势月度指数(Transport Development Monthly Index,简称TDMI)是将日常监测获取的12项综合运输动态指标进行复合,生成的指数。通过对全省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四种运输方式当月的生产规模、运行效率以及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客观反映当月全省综合运输的生产运行情况。


原文链接:https://jtyst.yn.gov.cn/html/2025/jiaotongyaowen_1119/31356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乌江全线多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试运行总结会在贵阳召开

>>下一篇:乌玛高速宁夏石嘴山段大宗工业固废道路资源化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