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完成投资66亿元;2019年,完成投资186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320亿元!
“开局关系全局,起程决定全程”,福建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率先“领跑”以来,攻克机构改革难关、突破疫情影响阻力,因势而为、应时而谋,强力拉动投资、创造税收,成为交通发展新的增长极。在福建省“十四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又被定为主攻方向之一,成为下一发展阶段的主要发力点。
在此过程中,福建省交通运输部门优化服务方式、优化工作抓手、优化发展重心,通过“三个优化”,实施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提质计划,推动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管理协同高效、产业体系发展可持续,走出了一条具有福建交通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福建省将网络货运、陆地港、多式联运等八大类项目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载体,图为晋江陆地港。
韵达电商产业园落地福州市永泰县并进行“云签约”。
优化服务方式 主动走出去送服务
“当前运输服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更需要运输服务部门优化工作方式,从坐等审批到靠前服务,将服务工作落深落细落到实处。”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是良好发展环境的顶层设计和基石。福建省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增产增效行动实施方案》,在各设区市(区)层面出台相应金融、财税、用地等多种政策措施。其中,泉州、南平、龙岩等地市因地制宜分别在快递、网络货运、冷链物流等专项领域,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形成了至上而下齐抓共推的发展氛围。
“为强化新增职能,我们创新搭建组织架构。”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成立由省交通运输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项目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所有地市相应成立工作推进组,形成“三位一体”组织架构。
“铺设和完善政策体系以及组织架构后,各部门健全服务机制,将如何转变工作方式更细化。”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福建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项目协调工作规则(试行)》,对交通运输所有服务业类别项目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工作机制、统一挂图作战、统一报表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统一数字化管理。运输服务部门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主动将服务前移到企业,根据“领导挂点、一企一策”“下企业、送服务”对项目业主进行全流程服务,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主动走出去,围绕网络货运、商电快递、陆港经济、多式联运等产业集群,积极对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为地方政府与企业牵线搭桥,形成“行业管理部门精准牵线、地方政府积极承接、企业高效落地”的工作格局。
优化工作抓手 拥抱数字化
“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各级交通运输服务部门力求交通运输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让更多农村群众享受像城市居民一样的运输服务。
在福建,各地创新农村客运运营模式,采取班车、公交、周末或墟日班车、预约响应等通车形式,让建制村通客车“开得通、留得住”。农村物流方面,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推广城乡统一配送,促进“县级中转、乡级分拨、村级配送”有效衔接。此外,建立福建省统一的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安装北斗系统,“十三五”期,全省道路运输行车事故数量同比“十二五”下降29.4%,其中客运事故数量下降67.77%。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交通运输服务部门以培育龙头运输服务企业为抓手,积极拥抱数字化,推动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福建省高度重视网络货运企业发展,着力培育省级试点示范企业,目前已有物泊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好运联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围省级试点示范企业,营收占到福建省网络货运企业总营收80%以上。物泊、好运联联入围全国首批5A级网络货运企业,其中物泊排名第一,示范带动作用显著。2020年,全省网络货运企业总营收达500亿元,是2018年的9倍,年创造税收数十亿元。
推动高品质项目落地也是发展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的抓手之一。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引进和推动一批高品质项目落地。其中,引进路歌二手车进出口、重卡采购、产学研中心等全链条项目落地连江市,推动物泊网络货运延伸链项目“点钢网”大宗供应链交易平台投产;推进“三通一达”、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在福建投资,共对接、生成快递项目21个,均为区域总部级,总投资达228亿元,直接、间接带动超过500亿元综合经济产值,直接创造就业岗位5万个左右。韵达两个快递电商产业园项目分别落地福州永泰、三明永安,占地超2000亩、投资超90亿元,具备智能快递、大数据分析、电商供应链等复合型功能;顺丰集团速运、快运、冷运、医药4个业务板块的东南区域总部落地泉州。
优化发展重心 挖掘经济增长点
当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出现,为经济增长持续注入新的活力。福建交通运输服务部门支持交通新业态发展,及时转变发展重心,将网络货运、快递服务、城市绿色货运、陆地港、多式联运、智慧出行、邮轮经济、其他新业态等八大类项目作为重要载体,加快项目滚动推进。目前,福建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项目共计429个,其中2020年以来新项目150个,已有98个项目取得节点性进展。
据统计,福建省发展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以来,省内网络货运企业达到44家,实现总营收超900亿元。快递方面,新增区域总部级项目21个,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业务量超100亿件,支撑福建省网络零售额超5000亿元,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通道支持。运输服务从业人员50万人,为稳就业提供重要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1.3%,农村快递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从福建省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服务业处了解到,接下来,福建省还将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保证寄递渠道更多更安全更畅通。
不仅如此,交通运输部门以“上下游、左右向”产业融合联动为导向,加速交通运输与制造、农业、电商、文体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引导、推动传统的驾培、汽车维修、客货运场站、物流园区等项目与“新基建”融合发展,运用大数据、5G、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快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福建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实现由“从无到有”向“从小到大”跨越,从政府“输血”向“造血”转型,加速交通运输从规模扩张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支撑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
(记者:蔡筱懿 特约记者:吴媚秋 本文图片由 吴媚秋 供图)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103/t20210317_5551115.htm
>>上一篇:厦门交通大提升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下一篇:增强诚信服务 共创透明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