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镇江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镇江市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采取物流规划引领、物流网络节点布局、运营模式创新、运力资源共享、服务品牌打造、冷链物流建设和先进装备技术应用等措施,精准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力争经三年努力,基本形成“资源共享、服务同网、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农村居民对农村地区物资高效流通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方案》明确了三年内每年的行动目标:2021年,全面启动农村物流达标县创建,2个以上县(市、区)通过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验收,县级农村物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覆盖率达80%以上,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覆盖率达60%以上;到2022年,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全部通过验收,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覆盖率达95%以上,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覆盖率达75%以上,主要品牌快递服务建制村通达率达95%以上,在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一批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到2023年,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水平明显提升。
为实现以上目标,《方案》提出规划引领、达标创建、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布局建设、镇村公交代运邮件快件、城乡配送融合创新发展、设施设备建设、品牌服务提升等7项16条具体任务。主要包括:将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纳入县级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开展农村物流达标县创建,到2022年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和丹徒区全部完成农村物流达标县创建;推进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级物流节点建设,2021年各县(市、区)实现县级农村物流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到2023年各县(市、区)布设村级农村物流快递服务点增长50%以上;推广应用新型农村客运及物流车辆,推进交邮融合公交线路发展,到2023年开通或优化城乡物流末端配送线路分别不少于60条,其中交邮融合镇村公交示范线路不少于4条;加强电子商务与农村配送协同、城乡物流末端共同配送发展,推进骨干企业联动合作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到2023年各县(市、区)至少形成2种城乡物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物流新模式;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设备研发投放,推进农产品冷链等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提升城乡物流设施设备配备水平;统一规范农村物流服务标志标识,培育农村物流骨干企业,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打造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到2023年各县(市、区)培育骨干农村物流企业或建立农村物流联盟企业不少于1家,发展1个及以上省部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镇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