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U肋组焊一体机。
预制墩台起吊安装。
厦门岛内侧海上互通区栈桥全景。(本版图片由 厦门路桥集团 提供)
作为我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福建厦门这座“门纳万顷涛”的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先行先试,搏浪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投资并驾齐驱,海运、陆运、空运通达五洲。”
在“大提升、大发展”的号召下,翔安大桥(厦门第二东通道)项目应声而起。
“翔安大桥建成后,将有力推进厦门岛内外一体化,进一步完善海西经济区路网和厦门市城市路网,对构建我国东南沿海和海峡西岸综合运输枢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成就跨海通道现代管理典范,融合建设管养一体化新标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先行示范意义。”厦门路桥集团翔安大桥项目负责人朱继新介绍。
千道管线尽迁改 海床岩层起垒台
“起初翔安大桥的定位便是打造厦漳泉一体化大通道,助力疏解目前的城市交通压力,支持厦门新机场建设,同时满足海上通航需求。”朱继新介绍,翔安大桥建设要求高,为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翔安大桥厦门岛内采用下沉式隧道,岛外采用高架桥,需对地面层进行改造。
地面层改造听起来简单,但其中的困难多、问题多、技术要求也高。
“我们2019年8月进场,事实上直到2020年9月13日部分路段才具备全断面施工条件。”这情况一度让厦门路桥A1标段项目经理陈振福焦虑不已,翔安大桥主线为高速公路,支线为城市道路,陆地施工常涉及交通导改,需要对接的管理部门、产权单位多到令人头皮发麻。
“枋钟路南侧属禾山街道,交通归由湖里交警大队管理,而北侧属殿前街道,交通归由机场交警大队管理,还有多个相交路口,一次交通导改要对接七八个交通管理部门。”中交二公局A1标段项目总工张国文介绍。
事实上,A1标段施工范围内共涉及水务、电力、燃气、通信、国防光缆、有线电视、公安监控(交通信号)、路灯、中国铁塔等9大类1400余条管线,而且这些管线大多为枢纽主线干管,涉及产权单位17家。为更好地协调管线迁改,项目部还特别成立了管线迁改部,光摸清地下所有管线方位就花了足有5个月的时间。
陆上施工不易,海上施工更难。翔安大桥海上段桥梁设计为“复合钢管桩﹢预制承台墩柱拼装”和整孔全幅钢箱梁吊装施工,项目所处海域地质复杂、多变,海床内孤石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在航空限高条件下组织现代化海上吊装施工,需要大量的海上专用船舶和水上拌和船。
中交一航局A3标段一工区总工程师李建如至今还记得翔安大桥首个预制墩台顺利安装时的场景。
“预制墩台从运送到岸边,到推至出运码头的半潜驳船,再到海上运输、正式安装,足足‘旅行’了3天,因为它实在太大了。”李建如介绍,H20墩台厚达4.5米,高达22米,重约2200吨,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为实现预制承台整体预制高精度安装这一先进施工工艺,首先要严格控制海中桩基的施沉误差。“一方面施工区域覆土层厚度小,沉桩后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施工区域存在潮差大,桩长变化大的问题,如何保证沉桩控制精度就成为施工重点。”李建如介绍。
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使用船载式可移动导向架沉桩工艺,并在导向架上设置三层液压抱桩臂,每层设置一套可开合液压抱桩臂,使振动锤组可通过上、中层导向架将钢管桩沉桩到位,以加强钢管桩施工过程中垂直度控制,避免在锤击过程造成钢管倾斜。事实证明,通过施工过程对钢管桩的控制及复测,全线施工完成的660根钢管桩垂直度均控制在350分之一以下,精度均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同时,可伸缩式移动导向架设备获得首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银奖。
面对难题,各参建单位攻坚克难、高效推进,这离不开厦门路桥集团的高标准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翔安大桥项目部持续推进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作业标准化、施工装备现代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班组管理规范化,高标准管理建设成新常态,构建了各项工作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
同时,翔安大桥项目部积极落实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中心的各项管理要求,推行质量终身责任制、首件分析制、样板引路制,以严谨态度分析质量安全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质量安全问题,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
大国重器齐亮相 技术迭代助生产
大桥之美,来自于其建设之艰难,来自于其气势之震撼,来自于其技艺之精湛,此中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激发飞扬灵思。
翔安大桥项目大型预制构件共83件,海上吊件最重达2620吨,连同吊具重量总重3200吨,最大梁体长108米,宽37米,预制最大单件吊重和长宽度甚至超过港珠澳大桥。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中交一航局调配了4000吨起重船“一航津泰”、全回转700吨起重船“天威号”以及双独立系统混凝土拌和船“天砼号”等参建过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大型设备。这是“大国重器”又一次集体亮相。
“由于航空限高,设备高度必须低于150米,为此我们专门对钢箱梁吊具进行升级改造,不仅降低了高度,还增加了调位功能,不同宽度、不同重心位置、不同平面圆曲线钢箱梁吊装,一套吊具就全部实现。”中交二航局A2标段项目总工程师张晓光介绍。
“常见跨海大桥建设会搭建栈桥,而我们主要应用装配式作业平台,相比搭建4公里栈桥,至少节约成本50%左右。”李建如介绍。
李建如所说的装配式作业平台单个平台重量仅190吨,加工厂制作完成海运至施工现场,现场一次性吊装到位,单个平台安装仅需半天,装配式平台宽度小,还可以保证通航水域的安全净空。经测算,项目全部按照方案实现了周转,措施段钢管节约钢材1800余吨,一体化平台总重节约钢材超900吨,且可实现100%拆解回收,有效实现了高效、节约、环保的既定目标。
翔安大桥建设过程中创新应用预制底板钢吊箱围堰施工技术,无需浇筑混凝土,无潜水工辅助作业,低钢材损失率……仅围堰壁体就节约钢材500余吨,围堰底板节约封底混凝土12000余立方米、钢材400余吨。
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需从细节入手、久久为功,更需发动智慧,注入创新力量。
“你相信通过调整钢箱梁U肋厚度,就能大大提升桥面的使用寿命吗?”厦门路桥钢箱梁标段项目经理王联虎介绍,翔安大桥钢箱梁为世界首次大规模采用腹板12毫米、端部变厚为16毫米的热轧变截面U肋,这将有效避免次生裂纹源及其疲劳开裂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桥面抗疲劳特性。
“顶板镦厚U肋单元件采用内外焊技术并且焊接要求较高,返修难度较大,在项目实施前期,我们组织了技术创新攻关,经过多轮实验,提出了顶板U肋内焊采用单丝埋弧焊,外焊采用双丝双弧埋弧焊的新工艺。”王联虎介绍,经过反复试验和检测,实现了免清根熔透焊,超声波检测一次合格率超过99%,且焊接效率较常规制造工艺提升了3倍以上。
除此之外,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板式墩钢筋整体式预制吊装工艺、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防裂技术、高性能双层环氧钢筋加工和喷涂一体化工艺……各类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用于项目建设之中,它们让翔安大桥闪耀“智慧”光芒。
白海豚不搬家 打造绿色工程典范
无论是装配化施工理念,还是各类“四新”技术的探索应用,不难发现,翔安大桥项目一直在不断探索更加生态集约的建设模式。以工程质量安全耐久为核心,强化全寿命周期设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这是翔安大桥设计之初就定下的基调。
“翔安大桥项目的设计是伴随城市发展不断调整的,当时为了规避十几亩农田,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整。”中交公规院翔安大桥总设计师王麟介绍,翔安大桥设计工作2011年就拉开序幕,一方面要求不占有现有道路空间,另一方面要坚持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四化”建设理念。
装配化施工可以将施工方案的要求融入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对梁板工厂化预制、拼装进行规定,提升工厂化和装配化程度,提高模板等临建设施的周转率和工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翔安大桥项目也积极贯彻落实“知法守法、节省能源、文明作业、清洁生产”的环保方针,采用钢结构桥梁、运营桥梁托换、降噪沥青路面设计,提升工程废弃土方和结构物利用率,制定循环用水和智能控制措施,采用旋挖、循环钻工艺等环保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打造绿色工程。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刘五店互通桥梁和枋钟路下穿隧道拆除的结构混凝土全部利用到便道和场地填筑,减少建筑垃圾2万立方米;研究使用预制现浇桥梁支墩基础、利用隧道基坑支撑冠梁作为现浇桥梁支墩条形基础,减少现浇桥梁支墩基础建筑垃圾2500立方米,合计减少建筑垃圾2.25万立方米;钻孔桩钻进过程中使用泥浆分离器,海上钻孔桩泥浆集中输送至泥浆分离固化站,实现钻渣利用1.2万立方米。
因涉及水中作业,海洋保护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发现白海豚,请注意!”
“收到,正在现场跟踪记录。”
“让过往船只加强瞭望。”
一段现场视频让中交二航局A2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吴春明的微信“白海豚观测联动群”热闹起来,相关应急预案迅速反应,实时跟踪白海豚动态,显然这样的场景并不是第一次。
翔安大桥施工作业水域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为了保护白海豚,项目建设者在大桥的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工程管理、技术研究等方面均做出调整,如缩短工期,优化施工方案,尽量避免在4月至8月白海豚繁殖高峰期进行大规模疏浚、开挖等容易产生大量悬浮物的作业等。
“我们根据《建设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施工期海洋环境跟踪监测计划,跟踪监测海水水质、沉积物、海洋生态及海洋声学环境,同时观测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监测中华白海豚活动情况。”吴春明介绍。
在大桥建设同时保护好中华白海豚,着力将翔安大桥建成绿色环保示范工程,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是大桥建设者的承诺,也将为同类项目提供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建设经验。
党建赋能项目建设 共建和谐路地环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翔安大桥项目认真贯彻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工地党建“6432”工作模式,以党建工作标准化为抓手,推进党建进工地、引领促发展,充分发挥工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路桥‘融’通”是厦门路桥集团在翔安大桥项目着力打造的党建模式,以党建之手牵引多方力量,立根固本,实现党建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筑强项目建设桥头堡。
按照“属地化、协同化、信息化”原则,各标段项目党支部先后与当地社区党总支等单位开展了“聘用文明施工监督员”等党建联盟活动,并根据施工生产需要,联合开展“同举党建旗·共建翔安路”主题活动,让群众深入了解项目、真切认识项目、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
“我们把老百姓的小事当作大事来看,和地方党委、党支部一道做好群众工作。我相信,只要真正把工作做到位了,就是冰山也能融化。”中铁十七局A4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李志斌说。
水电管线改迁常常要停水、停电,按照要求,工地只能在23时之后施工,但这样一来就无法避免带来噪音污染,影响到居民休息,项目就此收到了不少投诉件,这是项目部尤为头疼的难题。由厦门路桥集团联合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项目周边社区居委会和施工单位党支部,在施工现场设置“民情驿站”,成为建设单位与社区居民的沟通渠道,施工影响投诉率下降了95%以上,有效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A4标段现浇箱梁跨径及桥面宽度大,单孔最大跨径达65米,单孔梁面最宽达53.4米,我们最早进行混凝土浇筑,并把我们的建设经验在‘二东讲坛’上进行了分享。”李志斌介绍,现浇箱梁施工时,会因斜腹板坡度变化而造成弧形架浪费,A4标段专门设计了可调式现浇箱梁弧形支架,并在全线得到推广。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专门开办“二东讲坛”,试行项目部党员“老师”精心课程设计,从党纪法规、安全制度建设到工程技术攻坚采取的措施、主要方法、取得的成效,延伸扩展党课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让学习“活”起来,让内容“火”起来。
同时,通过“创党员责任区、创党员示范岗、党员进工段、党员进班组”活动,项目部激励党员在急、难、险、重等工作任务上,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引领、立足岗位,做好“党建﹢质量”“党建﹢安全”“党建﹢进度”等体系建设。
项目名片
厦门市翔安大桥(第二东通道),是厦门市进出岛交通网络规划中重要的跨海通道之一,是厦门市第七条桥隧跨海通道。项目西起枋钟路与金尚路交叉口,接在建海沧隧道(第二西通道)本岛连接线,以隧道方式下穿现有枋钟路,向东以桥梁方式跨厦门东海域,终于翔安南路刘五店互通。项目全长约12.4公里,其中厦门岛段长约3.1公里,跨海段长约4.5公里,翔安段长约4.8公里。项目全线按照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批复总概算为119.14亿元,计划2022年年底建成通车。
(记者:李家辉 龚仁智 通讯员:眭文飞 董建松 余支福)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103/t20210329_5558722.htm
>>上一篇:厦门交通执法志愿者为特殊儿童捐赠书籍
>>下一篇:福建高速莆田公司信息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