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行业风采 > 正文

“2020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先进事迹(一):搏风 逆风 和风——记塔城公路管理局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

时间:2021-04-07作者:佚名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这里每年8级以上大风有150多天,积雪最厚时达7、8米以上,风速之快,移雪量之大,危害性之大,堪称世界罕见;这里是塔城各族群众出行的必经之地,是全国人民前往塔城的必经之地,被人称为“夺命口”,一到冬季,大风就裹挟着积雪袭击过往的车辆,是新疆公路著名的风流雪路段,超越安全极限——这就是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18名汉子在这条公路上驾驭全国唯一拥有59式坦克牵引车、86式步兵战车搏击风雪,他们把人生价值的坐标,用尊重生命的行动镌刻在风雪公路线,支撑起新疆交通的脊梁。

  这里培育了“两代劳模”,2020年11月,已成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班长巴图散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见到了习总书记,激动不已的他不禁回想起和他90后徒弟、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李长青在劳模本科班一起执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并收到了总书记回信时情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就是在总书记的激励和指引下,巴图散和玛依塔斯基地的队友们砥砺前行,用忠诚镌刻誓言,用大爱护航生命!

  搏风者——搏击风雪  以生命营救生命

  2021年1月23日,在玛依塔斯11级大风下开展的拯救生命行动中,200多名司乘人员和58辆车得到救助,无人员伤亡,无财产损失。舍身忘死以生命营救生命的行动,让“1.23”营救被誉为公路灾害救援史上的奇迹,再一次让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被全国人民熟知、震撼!

  

  而对于坚守玛依塔斯基地的18名交通抢险队员而言,生活在这样的残酷的自然环境中,每一次救援都是一场生死考验,搏击风雪已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中去,融入到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中去,也早已练就了他们在暴风雪中的生存技巧。风力达到8级以上的时候,气温往往下降到零下30多度,狂风裹挟着暴雪扑面打来,风速太快,快到连呼吸都十分困难,能见度几乎为零,一个人很难在风流雪中前行,他们就憋着气三五个人手挽着手一起顶风摇摇摆摆地前行。风区的队员们抢险时,通常是走一段,然后背过身来深吸一口气再继续前行,他们逆风前进,艰难搜寻被困旅客和司机,在7、8米深的风雪下掩埋的车辆也可以让他们找到。救援后撑着僵硬的身体回到车内的他们,往往身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连面部都覆上一层厚厚的冰,面部是木的,胳膊不能转动,只能以眨眼示意队友平安无事……

  多年来,他们无数次身处险境,却已成功地营救出遇险人员近10万人次,他们中间有老人、有孩子、有孕妇、有病人,却无一人伤亡,他们以忠诚践行“生命至上”的守护誓言!他们向世人递交了一份出彩的民生答卷。

  逆风者——逆风而上 以大爱传递大爱

  2020年春节全民抗疫的一个深夜,一辆运送防疫物资的大货车因故障横在公路上,8级的风流雪形成一道高5米长13米的雪梁子将重达49吨的货车掩埋。当时空气稀薄,能见度极低,师傅阿里木江毅然从装载机上跳下,喘着粗气,努力伸直手臂在车灯前指挥,徒弟熊伟注视着师傅的一举一动,认真操作除雪机械,深怕刀铲伤着师傅,当装载机推着积雪从故障车身边擦身而过,两机相隔的距离不足10公分,人与人、人与车合而为一,只用了3个小时清除了积雪,将10辆大货车及近500吨抗疫物资及时安全护送到塔城各族人民手中,看到师傅因顶风冒雪指挥抢险而冻得失声时,八尺高的汉子们禁不住留下了热泪。

  

  风雪中,这些汉子们会脱下身上的大衣垫在无法前行的车轮下,跑到车尾,齐声大吼一声“推”,让车辆一点一点前移;看到4个月婴儿在寒风中哭泣艾克然木会毅然脱下自己的大衣细心地裹住孩子;背着老人的巴图散、怀里揣着孩子双手撑着老人的玛尔达尼、在零下30度能见度不足1米毅然爬上引擎盖指挥抢险机械前行的李长青,还有曹玉亮、尹艳涛……他们的举动,震撼了在场的怨声不断的司机,连焦急等待救援的旅客也被深深地打动,他们的脸颊、手和脚都有严重的冻伤,但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这些逆风而行的桔红色的身影,让各族出行群众的生命得到延续。

  和风者——和风畅惠  以精神传承精神

  在这里,劳模精神在导师带徒中得以传承。玛依塔斯基地班长巴图散是一位蒙古族,是装甲车的驾驶能手,也是李长青机械驾驶的师傅,在他悉心传授下,现在的李长青驾驶机械可通过机械声响、温度、行驶、转向等合理分配动力,达到了人车合一高驾技能,受师傅劳模精神的感召,和师傅一样考上了劳模本科班,一道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2020年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同时,李长青又是巴图散的国语老师,巴图散在他的帮助下已学会了5000多个汉字,并在劳模本科班毕业时独立出色地完成了论文答辩。

  

  在这里,交通精神在平凡工作中得到诠释。玛依塔斯基地的18名队员在公路保通的关键时刻,在危难中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可以连续三天三夜与风雪搏击,也可以站在3、4米高的车厢上,挥舞二十斤重的钢钎连续几小时将融雪盐布撒在公路上,留下了风抹雪染保障畅通的数字:仅一个冬季,他们要撒布融雪盐163吨,融雪剂276吨,出动机械1314.18台班;清理路面积雪2820.6万立方米,如果以积雪为料可以修建一条7.5米宽、1米高的二级路,砌筑的“雪路”可达3760公里。他们像一座座带光的路标,给绝境中的行人燃起重生的希望,使新疆交通精神传唱天山南北。

  在这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守望相助中实现升华。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隶属于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组建已有20年,承担着省道201线、318线等103公里风雪路段的抢险保通任务,这里18名队员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回、塔塔尔、土家、汉等7个民族,他们亲如兄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抗疫期间,他们以坚强和无私化身“公路志愿服务队”,为周边各族牧民送去生活物资和抗疫物资,为牧民们清理出冬季转场的通道;每当冬季来临,他们就成了孩子眼中经常承诺陪伴却经常不接电话的“骗子爸爸”;每每“战役”后的清晨,他们又是喜欢品尝妈妈味道的孩子,一个馕,一碗茶,就着汉族队员的妈妈亲手腌制的腌菜补充能量、和衣沉沉睡去......;而他们之间以及他们和当地群众之间沉淀出的温情友谊,也成为玛依埃塔斯民族团结共谋发展的一段段佳话。

  

  20年坚守基地、年近半百的阿里木江希望“每一个通过风区的人都不会迷路,我们决不会让他们象我的父亲当年那样迷失在风区,从这条公路上走过的都是我们要守护的人。”

  (交通运输工会  武建霞)


原文链接:http://jtyst.xinjiang.gov.cn/xjjtysj/yxfc/202104/ff3759c696774a2b919da13926529c9e.shtml

>>上一篇:“2020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先进事迹(二):“攒劲”书记...

>>下一篇:缅怀先烈忆初心 传承精神勇担当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