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行业风采 > 正文

【沿着高速看中国·山西篇】通途托起小康梦

时间:2021-05-31作者:佚名来源: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从太原出发,沿着大运高速行驶40分钟左右,在顿村下了高速拐个弯,就到了“华北辣椒第一村”——忻府区忻口镇高城村。

  一进村,沿路各种大棚一栋连着一栋。78岁的杨银灯大娘记得,19岁她嫁到高城来的那年,高城尽管地多,但和别的村却没啥两样,房子是破的,家是穷的。她说:“你看咱现在的高城遍种辣椒,春天开花白茫茫,夏天长叶绿油油,秋天结果红彤彤。谁家拿个百八十万,也不是难事。”

  2003年,北起大同南至运城的大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城人种植辣椒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种植大户杨新军回忆道,之前辣椒进出就有一条108国道,经常堵车。高速一通,瓶颈打破,原先的几百亩辣椒,一下子就增加到了1000多亩。

  去年冬天,高城村又流转了135亩土地,准备盖30座全钢架节能温室大棚。一座大棚占地3.3亩,需要一次性投资30多万元。杨新军一人种了5棚,除了政府提供的贷款,他自己从家就拿出近百万元。

  走进杨新军的新大棚,里面全部育着辣椒苗,满眼翠绿。他得意地说:“我是高城第一个采用穴盘育苗技术的。”与传统手拔苗相比,穴盘育苗便于存放运输、定植成活率高、缓苗期短,优点多多。记者注意到大棚里有两根轨道。杨新军解释道,是安装了轨道车。无论是往进拉肥料,还是往外运辣椒苗,只需放在车上,遥控一摁,自动行进,非常轻松。杨新军5座大棚育出的辣椒苗能种出将近2000亩的辣椒。而高城全村育苗大棚面积在2000亩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几个乡镇的辣椒种植面积超过了10万亩。

  今年56岁的范水云一家,除了育了1棚辣椒苗外,还种了2棚忻州名牌香瓜“灯笼红”,目前已经开始坐果。她说:“大路一通,我们的好东西有了销路,还把外面的新技术带了进来。”一名山东的技术员教她在大棚里安装一个太阳能温度报警器。大棚温度一旦过高,范水云的手机就会收到报警器的通风提醒。她笑着说:“再也不用担心棚内温度过高了。”

  正是得益于高速公路的开通,才托起了高城村的小康梦。忻口镇党委书记尹斌说,现在的高城不少人四处租地种辣椒,近的在附近乡镇,远的去了长治,少有上百亩,多则上千亩。

  39岁的刘志强就在长治租下了1500亩地种辣椒。谈及原因,他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辣椒种收两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手。高城当地不好雇人,而且土地流转的价格也逐年上涨。有了高速,他赶早从高城自己的大棚里起上苗,走3个多小时,不到9点就到了长治地头,“根本不误事”。

  便捷的交通带来了高城村“华北辣椒第一村”的美誉。一家河南辣椒酱加工商也慕名在高城安营扎寨。

  杨新军说,穴盘育苗售价是一株0.14元,价格是传统手拔苗的一倍。为了鼓励种植户采用新技术育出来的高质量种苗,这家加工商主动补贴穴盘苗一株0.05元。“说到底,一是咱当地的气候条件好,适合种植辣椒,再就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大运高速、忻保高速都路过高城,几个小时就去了京津冀。”

  火红的辣椒红火了高城人。一条高速公路的开通让一个普通农村发生了飞跃发展。如今的高城,从当初单一的种植辣椒,发展到现在干椒、鲜椒、色素椒3大类10多个品种,辣椒销售地也从国内的四川、河南、河北、陕西、贵州、云南、山东等地,一路卖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高城村没有穷人,更没有闲人。”杨新军说,“农业特色种植是共富产业。道路畅通极大地激发了辣椒产业的发展。有了主导产业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王利强)

  


原文链接:http://jtyst.shanxi.gov.cn/sxxyyw/187117.jhtml

>>上一篇:特克斯公路分局发放“爱心”鸡苗 助力脱贫户增收

>>下一篇:运城交通运输执法局深入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