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按照工作要求开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贯彻。交通运输部官网上宣传海报的数字让我震惊——到本世纪中叶,将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勤;建成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实现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我不禁擦亮眼睛,仔细核对海报上的每一个数字。回想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跟着爸妈进省城昆明,早晨天不亮从大姚老家出发,傍晚五六点才到,一路颠簸得让人受不了。现如今高速通了、高铁通了,其速度和舒适性是当年不敢想象的。今昔对比,着实令人震惊。
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必定是交通运输的发展。要致富,先修路,只有修好路,才有机会打开致富之门。许多地方之所以贫穷落后,大都因为交通不便。今年春节前,我跟随顺濞站杨易芬站长去慰问贫困学生。那是一个距离顺濞镇不到十公里的小村庄,但山路崎岖狭窄,弯急坡陡,我们开车竟用了一个多小时!不仅如此,车子只能到达村口,我们只好手提肩扛,爬坡上坎徒步二十多分钟才到达。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去外婆家的路。那是一条不宽的山间土路。当时的农村还很少见到有人骑摩托车。爸妈一人骑一辆自行车,爸爸载着我,好几处上坡的地方都需要将车推着走。等到了外婆家,爸爸的一双新皮鞋和西装裤脚全部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山里的很多地方,如果交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贫困现状是很难改变的。交通制约了物资流通,人们即便外出打工挣了钱,回家来也很难把家园建设好。
交通的发展给地方发展、给群众出行带来的方便是不言而喻的。前些天,楚雄州牟定县詹官屯村村民代表给楚姚指挥部送来一面印有“企地关系一家亲,修路不忘解民忧”的锦旗,表达了他们对公司公路建设成果的感激之情。
身为交投人,虽然没有从事公路建设工作,但运营管理和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交投集团这些年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座座桥梁横跨天堑,一座座隧道穿山越岭,把路修到了云南人民的心坎里,圆了几代人走出大山的梦想。作为交投的一员,我无比自豪。
我将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阳光大道,坚持和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上一篇:小小“动物园”
>>下一篇:致敬铁道兵! 30万人用血肉之躯筑英雄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