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走出办公室 下沉到一线

时间:2021-06-03作者:佚名来源: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连日来,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机关干部从“机关大院”到“班站小院”,从“管理员”“服务员”到“办事员”“勤务员”,他们身体力行做了哪些事情,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又是如何在养护一线淬火成金的呢?

  路边故事“分享会”,我们一起谈

  国道312线路边的一处阴凉,是养护职工劳动间隙小憩的歇脚点,如在往常,大家只是喝水纳凉,彼此很少交流。但这片刻闲暇,对下基层的机关干部来说,是和大家谈心交流的难得机会。党委书记罗朝太抓住时机,给大家讲述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经历,分享了原高台段工人王治隆率先在全省发明创造畜力刮路车的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前辈们的首创精神,勉励年轻养护职工要扎根基层、加强学习、苦练本领、发挥特长、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有所作为。先前安静的养护职工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工作、谈生活、谈想法、谈愿景。职工耐心倾听,有的还掏出小本子认真记录,准确掌握一线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与养护职工“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既有利于强化干群关系,增进机关干部和一线养护职工之间的感情,也在养护职工的无意“吐糟”中捕捉到了“堵点”“难点”和“痛点”,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科学决策、解决问题、做好服务、推动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公路养护“研讨班”,我们一起说

  “现在我们进行路面作业,最大的问题还是安全问题,虽然养护作业区布设很规范,但过往车辆车速快、流量大,疲劳驾驶、车辆故障等非正常行驶车辆引发事故的突发情况偶有发生,怎样进一步提升作业区安全防范系数,还需要再下功夫。”

  “划线、开槽、清底、铺油、压实的工艺程序我们坚持得很好,做到了修补接茬平顺、路面平整密实,路面修补达到了‘零返修’目标,但有些工艺还是有点儿落后,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为党员先锋队授旗,大家接过的是旗帜,扛起的是责任,要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人在旗在质量在。”

  养护施工现场,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展开了讨论。

  

  以往这样热烈的讨论,经常发生在某个会议室里,专业技术人员说,机关干部听。但现在,机关干部把“会议室”搬到了高台公路段热火朝天的养护一线。没有了开会程序,没有了发言先后,却有了“阳光下”晒出的“问题清单”,有了共商“啃硬骨头”的“实招硬招”,也有了心与心的交织碰撞。

  机关干部任国义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经常是关门说和听,现在是开门看和干,眼里面不看一些场景和工序,手里面不过一些沙土和沥青,单凭文字材料和数据报表去管理,这种管理没有深度,也缺少温度,以后应该经常到一线去,‘好方法’和‘金点子’都在路上。”

  移动党史“小课堂”,我们一起讲

  “来一个、来一个……”回单位方向的公路养护通勤车上,下一线的机关干部和高台公路段养护职工并没有因为一天的劳累而选择“葛优躺”,却饶有兴致地争相讲起了党史小故事。《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四有”书记谷文昌》《“腰缠万贯的乞丐”刘启耀》……一个个党史小故事刚讲完,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机关干部蒋生华说:“光讲还不行,我们还得问答、还得谈体会。”接着,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平时寡言少语的高台公路段团支部书记陈世磊抢先答到:“1919年5月4日。”一问一答间,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高涨,蒋生华又提议:“最近我们单位不是在开展大家唱红歌活动嘛?我们一起唱首红歌吧!”“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大家扯开嗓子,唱起了《我的祖国》。

  高台公路段工会主席闫廷说:“机关干部就是点子多,而且真是惜时如金,回家的这点时间,我们不仅讲了红色故事,问答了党史知识,还同唱了红色经典歌曲,一身的疲惫感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浑身又来了力气。”歌声充满了通勤车的每个角落,碰撞在翠绿整齐的行道树上,洒落在平整宽厚的沥青公路上,无限延伸扩散开来。

  路域环境“守护者”,我们一起干

  入夏以来,高台县各乡(镇)新农村建设工程全面展开,沿线过往车辆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各类垃圾清理任务也越来越重。下一线的机关干部主动要求到最苦最脏的地方去,一天两次对公路两侧边坡、桥涵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机关干部按照统一安排,编队成组,和其他养护职工分两组捡拾垃圾、清除杂草、清洗标识标牌。有些垃圾用夹子不方便,便用手去清,小到一个烟头、布条,大到散落在公路边沟的大货车废旧轮胎皮和各种建筑垃圾,全被清理干净。

  

  望着干净整洁的路域环境,驾驶员段师傅感叹,公路人真是些“狠人”,天这么热,一刻也不休息,连续干了一上午,垃圾捡了一袋又一袋,过往的司机看到这种情形,估计再想在路上扔个垃圾也不好意思了。

  下基层的机关干部深知,仅靠高频次、高强度的捡拾垃圾和巡查保洁来保持良好的路域环境还远远不够,关键要建立利于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于是,机关干部与一线职工一同分析当前路域环境整治难点,主动协调当地交警、路政共商对策,制定阶段和长期整治目标,细化责任分工,强化“一路四方”联动协同机制。堵点打通了,机制健全了,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才能真正化“理想”为“现实”。

  公路段站“美化师”,我们一起秀

  植树栽花,整地种菜,是公路人的又一“强项”,更少不了机关干部。在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里,一有闲暇,中心机关干部就主动投入到美化班站的队伍中,和大家一起“秀”下地干农活的高超“才艺”,种植一些景观花木和蔬菜,清除花园杂草。有位干部笑着说,等到花开果熟的时候,我也一定要来看看景、尝尝鲜,享受一下我的劳动成果。班站美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富有特色的段站走廊文化和宿舍文化必不可少,党史学习教育的“味道”不可或缺。

  

  连日来,机关干部和高台公路段职工一起出谋划策,研究哪个地方做宣传栏、哪面墙再开辟成文化阵地、哪个房间再增添点文化气息等等,并借此机会,细致阐述公路文化、安全文化、班站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深入宣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意义,共同商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措施。甚至连职工食堂也不放过,机关干部就餐期间,主动按标准缴清伙食费,带头“光盘”,反对浪费,倡导节约,并在用餐间隙,推广简约适度、文明绿色的餐饮理念,与后勤管理人员一起研究取餐处、就餐区的“美化”措施。

  食堂做饭的孟师傅调侃说:“机关干部经常与文字材料打交道,心中有事、眼里有活、手上有招,那‘瓶底厚’的近视眼镜,就像显微镜,总能放大旮旯角落,把问题看个通透,做的精细彻底。”

  此次是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机关人员下基层“第一波”,共有24名同志参与到高台、山丹、肃南、民乐、临泽5个公路段的养护生产、路面保洁等各项工作中,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后续,还将有“第二波”“第三波”,让我们一同期待~


原文链接:http://jtys.gansu.gov.cn/tpxw/60447.html

>>上一篇:省交通运输厅开展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

>>下一篇:【长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甘肃5项工作受到国办督查激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