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新甘肃·甘肃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立足行业职责 便民利民惠民——省交通运输厅推出22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时间:2021-06-03作者:佚名来源: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为民便民利民惠民、聚焦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出行,推出22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为百姓添幸福,奋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拓展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按照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部署,我省将新建1万公里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十县百路”示范创建工程,实现约5000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

  对此,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制定了《新建1万公里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方案》,对项目实施作出具体安排。截至4月29日,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项目已开工5159公里,开工率48.3%,其中张掖、兰州、白银、定西、庆阳、天水、陇南等市州开工率超过50%。

  对已经脱贫的帮扶联系点,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八百万元爱心消费扶贫”目标,鼓励职工认购消费扶贫点农户产品或“陇味甘货”。同时,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情况列为公路工程监督管理的重要工作,出台监督管理办法,紧盯新开工和正在建设的63个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清欠排查,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

  建设“四好农村路”,解决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是激活农村经济、振兴乡村的关键环节。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交通运输送“科技下乡”,对全省公路基础数据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实现全省路网数据“一张网”。设立50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点,推进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运输发展模式。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打造100条示范线路,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真正让“城货”下乡、“山货”进城,拓宽致富新路,服务农村生活,激活农村经济。

  解决民生痛点难点堵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立足行业职责,聚焦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着力解决民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完成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鼓励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车主“最多跑一次”,“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评级、一次交费”;通过“全程网办”方式,实现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变更、注销及诚信考核等5项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依托道路客运行业智能服务设施设备和联网售票系统,实现全省29个一级客运站电子客票服务;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优化约车软件,增设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

  同时,省交通运输厅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上救援并给予一定奖励,制定水上搜救方案,提升刘家峡、黄河兰州段水上应急搜救能力;船东“零跑腿”“零收费”,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对当年到期的船舶全部审核检验。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省交通运输厅实施“两轻一免”清单制度,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对22项违法事项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的空间,进行适度有效监管。

  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效率

  为了让出行更安全,今年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改造公路危旧桥梁200座以上,化解全省公路桥梁领域安全风险,确保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480公里,在农村公路平交道口、急弯陡坡、沿线村庄、视距较差路段、学校路段、高路堤路段增设相应安全设施,消除县乡公路安全隐患;实施高速公路“拓展工程”,通过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连接线、拓展服务区等措施,将“封闭”的高速公路进行多点“开放”,全面拓展服务功能。

  同时,省交通运输厅完善“司机之家”各种软硬件设施,把“司机之家”建成流动的驿站、温馨的家园;继续扩大差异化收费路段,提高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推广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发挥各停车区和服务区优势和医疗帮扶作用,联合各地医院开展“医联体”建设;深化公路“厕所革命”,对全省交通流量较大、服务设施陈旧的3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增加厕位总量,解决“如厕难”问题;提倡绿色低碳出行,在省内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服务区等建设充电桩、充电站,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原文链接:http://jtys.gansu.gov.cn/mtkjt/60438.html

>>上一篇:新甘肃:【长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甘肃5项工作受到国办督查激...

>>下一篇:新甘肃:我省在公路建设中首次应用无人驾驶振动碾压设备集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