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12月开港以来,洋山四期码头的生产效率屡创世界纪录:岸桥最高台时量高达57.4自然箱;昼夜吞吐量达20823.25标准集装箱;生产作业实现本质安全和直接排放为零,且人均劳动生产率为传统码头的213%。
如此高效绿色的港口运营能力,依靠的正是智能作业管控系统ITOS。在日前公布的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榜单上,这套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里程碑式跨越升级与重大变革的关键技术,荣膺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过去近十年,针对船舶摇晃等难题,项目组创新研发了前后任务物理三维特征AI感知、设备高精度自动扭摆控制等技术,以达到箱姿箱位实时感知、吊具状态精确控制等效果,提升码头运营效率约20%。为从根本上解决自动化码头技术领域智能化作业管控系统问题,上港集团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共性关键技术项目,启动实施了“基于大数据驱动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智能化作业管控技术”研发。
预计到2022年,项目将完成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操作系统的升级研发,推进码头运营效率再次大幅提升,实现整体岸桥平均台时效率进一步提升10%以上、单体码头年吞吐能力进一步提升50%以上——这意味着洋山四期的年吞吐能力将超过600万箱。
>>上一篇:“上海港航”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