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隐患排查。针对夏季高温和汛期多雨特点,组织人员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重点设施进行“诊断式”检查,对河东长江大桥、白沙长江大桥、榕山长江大桥等三座桥梁基坑围堰、桩基作业平台、钢栈桥等重点区域,国道353、国道246临河、高边坡、高填方路段等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二)强化安全管理。开展各在建项目特种设备生产合格证、验收检验报告、登记证、日常维修保养记录、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大排查,严格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杜绝安全生产“三违”情况。集中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汛期安全生产和应急教育培训3次,项目建设工地单项技术技能培训9次。
(三)强化应急整改。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快速、有效的重特大事故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成立应急防汛抢险队伍9支共200余人,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深入工地一线开展夜间及节假日值班值守督查8次,发现问题3个并全部整改到位。成立4个专项督查领导小组,汛期以来共出动84人次,开展联合督查26次,共发现问题和隐患75个,完成整改55个,其余的正加快整改。(泸州市交通运输局)
>>上一篇:攀枝花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贯彻落实省厅“夏安行动”会议精神
>>下一篇:国道G108线刘家桥重建工程顺利完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