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从石屏县城回昆明,中午在建水县城用餐。餐后走出饭店,楼宇间一座精美的三孔石桥突现眼前。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快步走到桥上,桥的结构以及护栏上独特的桥碑让我确认,这是汇泸桥。
2010年,我参与编辑了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古道古桥古驿站》一书,汇泸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般古桥桥碑都会记录桥梁建设的年代以及捐款人和建桥者,汇泸桥的桥碑上却没有文字,而是用细细的线条雕刻了观音像。因为桥碑上没有记载建桥的时间,后人也就无法知晓汇泸桥建于何时。这座古桥的结构也很特别,两孔石桥,一孔为拱桥,一孔为伸臂石梁桥,伸臂由三层短梁组成。不仅如此,桥上台阶、盖梁以及伸臂短梁上均刻有精美的各种图案。
云南古代桥梁,主要有三种类型,梁桥、拱桥和索桥。在梁桥建设中,为了增加跨度,古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利用杠杆原理,在建设木梁桥时,木料的一端压上土石,从桥的两端各伸出一段短梁,在两段短梁之上再伸出短梁,一层叠一层的短梁由岸边或桥墩上层层向河中挑出,待伸臂梁“伸”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安放木梁。同样的原理用在石梁桥上就是伸臂石梁桥。在云南古桥中,伸臂木梁桥较为多见,伸臂石梁桥却不多,像汇泸桥这样将石拱桥与伸臂石梁桥巧妙结合在一起的更为少见。
建水堪称云南的古桥之乡。在这里,除了全国闻名的双龙桥,还有天缘桥、乡会桥、大新桥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古桥。与这些著名的古桥相比,汇泸桥名气不算大,但它的结构,以及不一样的桥碑却让我记住了它。
走到桥上,我一眼就认出了那块刻有观音像的桥碑,只不过与十年前相比,观音像变得有些糢糊了,而且,有人用炭素笔在观音像两旁写了这样的顺口溜:
大鸽子 小鸽子 鸽子桥上卖鸽子
粗沙拉 细沙拉 沙拉河里玩沙拉
这种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画的做法值不得称道,但这几句顺口溜到很合当年汇泸桥的实情。该桥因沙拉河在此汇入泸江河而得“汇泸桥”之名。
从古至今,交通的改善都会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清朝年间,汇泸桥上和桥旁鸽子的交易曾十分活跃,因此人们又将汇泸桥称为“鸽子桥”。
在云南古桥中,以桥上或桥旁的交易物当作桥名的还不少。在丽江古城四方街旁西河上就分别有“卖鸡豌豆桥”和“卖鸭蛋桥”。
后来,汇泸桥上和桥旁不再卖鸽子,但鸽子桥的名称却一直延续下来。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原本在城外的古桥变成了城内之桥,成了城内别样的风景,汇泸桥就经历了这样的变化。在乡野之时,三孔石桥中的一孔已掩埋于岁月的的泥土之中,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一痤两孔石桥。而且,桥上被称为“鸽子翅膀”的桥亭也荡然无存。在建水县城的扩建过程中,人们将岁月沉淀的泥土挖开,桥上恢复重建了桥亭,修复了破损的护栏。经过美容的汇泸桥更加风姿秀逸。有了精巧桥亭的妆扮,汇泸桥犹如展翅飞翔的鸽子,让人联想起当年鸽子桥上卖鸽子的热闹场景。
>>上一篇:江城子·梦回楚雄
>>下一篇: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