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办实事 | 省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着力提升ETC通行效率 服务群众便捷出行

时间:2021-06-15作者:佚名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6月10日,在南昌市南外环高速九龙湖南收费站,江西省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开展ETC专用车道特情终端试点有关工作。针对高速公路ETC通行遇到的未插卡、无入口信息、卡黑名单、标签拆卸等问题,省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结合“如何让出行更便捷”专题工作的要求,全力做好通行软件和流程优化工作,尽可能减少ETC车辆特情数量,有效提高ETC使用率和用户体验,着力提升通行效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交通监控指挥中心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主动作为,创新实干,注重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落实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中。

  

  在抚州,粤AL***8的大客车车主,由于之前挂靠在广州某公司,因车主与挂靠公司之间就收到退款的金额产生争议,多次交涉无果,特来寻求帮助。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抚州分中心工作人员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立即记录信息,联系处理,最后为车主提供了相关证明资料,让车主满怀期待而来,满意而归。

  在赣州,车主朱先生风尘仆仆地来到赣州分中心业务网点,说自己从县里赶到市区,下午要乘飞机外出,希望能利用中午时间为其办理一项储值卡退卡退款业务。分中心工作人员闻讯后放下碗筷,迅速回到工作岗位,及时为他办理了相关业务,并耐心地解答了他在ETC使用中的疑难问题。业务办结后,车主朱先生由衷地说:“以前有好几次我都是因为从外地赶过来办事,在临下班的时间点过来咨询,你们总是耐心解答,有这样专业尽责的工作人员,是对我们用户最大的支持!”

  在景德镇,赣H988**的油罐车车主,反映其车上的ETC电子标签脱落失效,无法使用。由于油罐车白天市区内限行,无法开到分中心来处理,分中心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立即随车主前往油罐车停车场,处理该车电子标签问题。

  在萍乡,萍乡市安源区消防支队以及莲花县消防支队来电,反映其消防车电子标签损坏或松动,需要更换或者重新激活使用。分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前往安源区和莲花县消防支队及时处理,并在现场手把手教会消防员如何利用“赣通宝”APP处理赣通卡的简易问题。

  

  在上饶,赣E189**车主因被加入银行黑名单,多次向银行反馈没有得到回复和解决,又因急着上高速,便心急如焚地来到分中心请求帮助。中心工作人员主动帮助车主联系了相关银行,经过详细了解,反复查询,最后帮助车主解决了黑名单问题,车主顺利地开上了高速。

  在新余,某物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胡先生向分中心反映,该公司有6辆长期跑外省运输业务的货车,自2018年至2020年期间累计充值200余万元通行费,票根系统里找不到消费和充值记录,ETC无法开具电子发票。因为涉及数额较大,胡先生非常着急,“没有发票,我无法和公司财务对账、核销费用,这段时间我都要愁死了。”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客户情绪,一边安排业务人员核实情况,积极帮助处理。通过协助处理,共为该企业开具和打印电子发票174张,累计金额207万余元。拿到发票后,胡先生激动地说:“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解决一个大问题,你们为车主服务真周到啊!”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类似的情景时有发生,细致入微地为车主排忧解难,常态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忧心事已经成为中心干部职工的自觉意识。

  据悉,针对广大车主在ETC办理前后遇到的各种问题,江西省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积极主动作为,念好“快准稳”三字诀,推进ETC服务精细化。“快”字,就是进一步简化ETC办理业务各项流程,第一时间处理车主提出来的问题,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准”字,就是将“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问题,通俗易懂的解释给车主听,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12328电话服务热线等平台宣传普及ETC相关知识;“稳”字,就是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江西省ETC服务长期提升工作方案》和《ETC通行异常纪委监督联动机制》,助力ETC服务优化升级。(省交通监控指挥中心)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1/6/15/art_32667_3407839.html

>>上一篇:福建湄洲湾港秀屿港区莆头作业区1号、2号泊位扩能工程交工

>>下一篇: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圆满完成第二十一届 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水上安...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