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发〔2021〕67号
关于2020年度“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
评选结果及相关情况的通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通运输局,各地、州、市交通运输局:
“十三五”期,全区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创建工作。2016年-2019年全区共评选出了20个“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对推动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关于印发〈新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新交发〔2015〕44号)《关于印发<“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新交农路〔2016〕19号)《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新交发〔2018〕173号)要求,厅在总结以往示范县评选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级示范县评选工作。现将示范县评选结果及活动开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示范县名单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吐鲁番市高昌区、昌吉州阜康市。
二、主要示范经验
(一)提高站位,坚持党委政府高位推动。各示范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成立了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四好农村路”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将“四好农村路”主要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形成工作常态,进一步促进农村交通主体责任落实。福海县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试行)》,强化示范激励作用,推动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温宿县、乌什县、高昌区人民政府每年组织召开“四好农村路”建设专题会议,指导、研究、部署辖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相关事宜,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阜康市建立制定了《阜康市“四好农村路”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四好农村路”长效监管机制。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有力破解了农村公路发展机制、资金保障、队伍建设等难题,促进了当地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脱贫攻坚的先导作用明显。各县积极克服财政困难,整合各类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大力推进村内道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深入,助力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兴旺发展。福海县争取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资金2.4亿元投资,新建21公里乌伦古湖环湖道路、13公里海上魔鬼城至民族旅游村阿克乌提克勒村道路、3.95公里国道576至阿尔达乡连接线、13座牧区桥梁。同时,福海县建成吉拉大峡谷-沙尔布拉克-红山嘴牧道,为1000余户牧民驾驶汽车、摩托车,赶着45万多头(只)牲畜向春秋牧场进发,提供了安全、便捷、畅通的出行条件,牧民们纷纷称赞党的“惠民生”政策好。温宿县全面推进“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工程,打通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十三五”期投入资金9087万元,在14个贫困村建成村内巷道207公里,实现贫困村村内巷道100%通硬化路。整合各类资金1.87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88.07公里。村内巷道硬化路率从2018年的30%提升至2020年的60%。高昌区将贫困村沥青道路建设与巷道水泥路面硬化工作有机结合,全面实施农村巷道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制定了《高昌区巷道硬化工程管理办法》《高昌区巷道硬化施工方案》《水泥路施工技术指导》,由区财政提供水泥,交通运输局对负责美丽乡村工作的乡镇长、村主任、农民合作社巷道硬化施工队负责人及相关施工单位集中进行巷道硬化技术培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组织村民投工投劳,2016年至今累计实施275公里,实现了村内水泥硬化进村入户,受益人口达12万余人。乌什县大力拓展“交通+旅游”“交通+产业”模式,实施乌什县泉域星空国际滑雪场、沙棘林湿地公园、蝴蝶谷等景区道路24公里,合计投入资金4320万元。实施通往万亩葡萄基地、黑木耳基地、兴疆牧歌养殖厂、光伏产业园区等重点产业项目道路53公里,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路网,方便各类原材料、农副特产品运输。阜康市市委、政府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成立了“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阜康市“四好农村路”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给予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规划优先、土地优先、资金优先等优惠政策,实现了9个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建制村村内巷道硬化率达95%以上。并将道路交通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重点打造南山伴行旅游道路及旅游附属设施,加快沿线停车场、观景台、自驾游宿营地、公共厕所等设施建设,推动了“交通+旅游”综合发展。
(三)创新理念,规范农村公路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制定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行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交通运输局建立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建站率达100%,均配有村级护路员,管养工作成效显著。借助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大力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打造“舒、美、畅、安”的公路通行环境。福海县制定印发《福海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方案》《福海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领导小组的通知》《福海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福海县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每年组织召开1次“四好农村路”专题会议。同时每个村配备至少3名护路员,由村委会发放补助1500元/月·人。温宿县全面推行“两站两员一路长”机制,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站、交通劝导站,每个乡镇安排交通安全管理员2名、交通安全劝导员3-4名,进一步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水平。高昌区印发《吐鲁番市高昌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辖区农村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乌什县制定印发《乌什县农村公路管理办法》《乌什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考核细则》,完善管理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断规范,并结合土地清理开发岗位,在全县108个行政村设置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劝导站,选聘贫困户为劝导员,每个劝导站配备3-4名劝导员轮班值守,县财政补助1000元/月·人工资。阜康市在全疆率先建立了路政专管员、乡镇路管员、村级协管员“三员”联动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模式,在各个乡镇设置公路管理站,实现了公路管理机构由“点”到“网”的全覆盖管理模式。
(四)加大投入抓养护,提高养护水平。多方筹措落实本级财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推动成立养护公司(养护中心、养护管理所、养路队),推进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养护,农村公路列养率及养护水平逐年提高。福海县全面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满足养护需求,2020年度县财政拨付养护资金330万元,成立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内设试验检测中心。积极创新养护新模式,通过采取招投标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分段承包养护、受益单位养护等方式,培育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强化农村公路冬季养护管理的组织领导,成立农村公路冬季除雪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全面负责本县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冬季养护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确保冬季除雪机械设备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后勤保障到位,提高农村公路的冬季养护质量和整体水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居民党员、联户长自发成立义务护路先锋队,通过将“爱路护路活动”纳入主题党日、联户议事会等方式,鼓励党员群众主动投工投劳,形成全民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温宿县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每年利用春秋两季植树活动,组织农牧民在农村公路两侧植树造林,提高农村公路绿化率,累计投入资金900万元,农村公路绿化率达80%。将爱路护路工作纳入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一年至少两次利用春耕秋收之后组织村民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杂物、堆积物和非公路标志,做到路面常年保持整洁,路肩坚实、无杂物,边坡稳定,边排水沟通畅,无淤积、堵塞,合计投入资金约300万元。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发动群众开展农村路域环境整治1万余场次,路域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基本建立。高昌区成立畅安公路养护公司,由养护公司承担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应急处理突发交通阻断工作。该公司设置公益性岗位,吸纳当地贫困户就业。2020年筹措18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修复损毁路面、修复桥梁涵洞,安装防护栏、警示桩、标志标牌等安保设施,进一步提高了养护管理水平,改善了高昌区交通环境。乌什县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乌什县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暨开展“路畅民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成立乌什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印发乌什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乌什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施方案》《乌什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保险模式,加强顶层管理。结合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采取就近就地原则,委托新建项目施工单位在新建项目施工所在乡镇进行公路小修养护工作。2018-2020依托新建项目施工单位完成小修养护及生命安全防护设施,投入资金约为511.86万元。在农村客运招呼站、村委会围栏、重点路段民宅围墙悬挂横幅、书写标语等进行爱路护路养路知识贯宣,利用村委会广播及每周一升国旗的时机进行爱路护路养路的知识宣传及讲解。阜康市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列入市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和各级领导政绩考核,进一步压实养护主体责任。采取“养护站+农机合作社”模式,各乡镇配备农机清雪设备,农村道路清雪按照城市清雪的要求,初步实现农村公路清雪与城市清雪标准“同城化”。并号召社会各界、沿线企业、乡镇农机合作社、当地村民等积极参与道路管养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
(五)农村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获得感增强。积极推动建立农村客运班车通行条件审核机制,保障建制村通客车“开得通、留得住”。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方便生产生活资料进城下乡。福海县以“快递进村”作为重要抓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县域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县域分拨中心集散乡村快件,对全县的东西两条线路的7个乡镇场和62个行政村进行配送和揽收,改变了传统物流无法配送到乡村的局面,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目前已有9家快递企业入驻县域分拨中心,解决了传统快递因货物少、路程远、运输成本高无法揽投的问题。温宿县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结构,通过邮政、快递公司、快运公司完成县乡级物流配送,并在每个村设有村邮站,针对每个建制村实际情况配备有1-2名货物配送员,打通了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高昌区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选择在里程适中、路况好、途经乡村多、人口集中、客流量大的乡镇开通公交主线,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乌什县持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投放农村客运班线车82辆,年均客运量达51.8万人(次)。投资1800万元建成二级汽车客运站并投入运营,初步形成了“城乡公交、村镇公交、农村班线”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有力保障了乌什县群众便捷出行。阜康市采取农村公交全覆盖、车辆统一更新、农区线路与市区统一实行智能动态管理、无人售票等措施,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加快推广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物流“货运班线”模式,开展县至乡镇、沿途行政村的双向货物运输配送服务,提高农村物资运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鼓励利用市到县和县到乡镇的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和快件,健全小件快运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推进力度。“四好农村路”建设是“十四五”期农村公路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地州市(县)交通运输局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将“四好农村路”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加快完善法规制度、资金保障和管理机构,切实落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
(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已获得示范县的县(市)要珍惜荣誉,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戒骄戒躁,保持清醒认识,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未获得示范县称号的县(市)要借鉴示范县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入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争创下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三)做好2021年创建及申报工作。各地参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交办公路〔2021〕831号)要求,提前做好“十四五”及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申报准备工作。
2021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