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株洲市交通运输局以党建引领办实事开新局

时间:2021-07-10作者:佚名来源: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百年征程浩荡,百年初心如磐。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党史是教科书,也是营养剂。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业伟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研究部署,向全系统吹响党史学习号角,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

  “以学促知,不忘来时路;以学促用,建好幸福路。交通部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要学在前、干在前、走在前,要坚持交通为民,交通服务人民,在学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开启交通现代化新征程。”徐业伟如是表示。

  学新悟深猝初心

  “再不愁,迎来送往不如意。”

  “再不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要是没有你们交通部门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特别是‘四好农村路’,我们村的生意也做不起来。”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就是‘交通+’,比如说,交通+旅游、交通+产业……”

  这是情景剧《幸福“交通+”》里面的片段,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排,讲述的是醴茶火车到株洲,拉动沿线乡镇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村民由衷感谢党的故事。故事取材于现实,这些身边人、身边事,透露着浓浓的鱼水情。6月25日晚上,这个情景剧又在长沙演出,来自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领导干部集体观看,感受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载体,采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小话题”反映“大主题”、“小故事”说明“大道理”、“小场面”聚集“大能量”,让党员干部在观中学、在学中悟,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三“新”活学党史。首先是“新机制”,即局党组会“学党史第一议题”制度,规定党组会第一个议题为党史集中学习,由班子成员带头读党史、学党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以上率下、层层递进,当好思想和行动的领头雁。“新形式”即以“党史百年·天天读”“学党史,猜灯谜”“红色经典诗词诵读会”“唱红歌K歌赛”“学百年党史、当交通先行”征文摄影比赛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学史、懂史、知史。“新载体”即以全国首个“湘赣边红色专列车厢课堂”为载体,串连起数十个红色教育资源,使学习教育生动鲜活,让党员干部在学党史中知党恩、跟党走,时刻牢记初心使命。

  学“深”再悟“透”。市交通运输局创新学习举措,认真落实好“规定动作”,精心策划好“自选动作”,党史学习教育亮点纷呈。领导干部带头学,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谈认识、谈收获,为全体党员作出表率。全体动员集体学,采取集中与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必读书目和重要参考材料,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结合实际自主学,把“线上学”与“线下学”结合起来,党员干部坚持每天在强国论坛打卡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

  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全局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增强信仰,增强信念,增强信心。热火朝天、振奋人心的党史学习教育已在全系统全面覆盖,党史学习已经成为全体交通人的自觉行动。

  实干为民践初心

  7月1日上午,期盼已久的D167路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营。公交直通家门口,74岁的荷塘区亭子前村村民陈科大眉开眼笑。他说,“现在坐车真方便,到城区买菜逛街,也是说走就走。”

  位于荷塘区东南面的龙洲村、亭子前村、兴塘村,星星村、联星村现居住有2000余户村民。以前,由于不通客运班车和公交车,当地百姓对公交不通、出行不便的问题反映强烈。今年5月,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市公交公司、荷塘区交通运输局多次前往这几个村就开通公交线路进行现场调研、查勘,走访周边群众了解情况,专题研究开设D167路公交专线,最终解决了这一影响百姓幸福感的出行难题。

  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多一份力量。

  位于醴陵市板杉镇、茶山镇、左权镇、东富镇等地,“乡村交通+”激活了乡村经济的大动脉。板杉镇流碧桥村主道路被过往的大卡车压坏,却迟迟未能筹集到修复的资金;茶山镇西塘坪村长冲组狭窄的泥巴村道,大车进不来,小车逢雨不敢进,产业发展不起来……今年4月份,徐业伟率队深入各地实地开展道路交通问题调研督查活动,对群众诉求集中、广泛关注的道路硬化、路面维护等方面的问题,现场办公调度,议方案、筹资金,真抓实干。结合各乡镇的道路路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群众生产所需运输等情况,与镇、村干部商议,因地制宜制定“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电商物流”等发展路线,全力打造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美丽乡村路、美好生活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智轨+公交”快速廊道体系启动建设以来,备受市民关注,在建设期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群众反映强烈,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交通运输局勇于直面问题,主动扛起责任,积极听取吸纳广大群众意见建议,把为群众提供更加快速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合区政府、市交警、城管、规划设计院、公交公司、国投智慧公司等部门联合办公,研究交通组织优化问题,徐业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十余次,多次带领专班人员深入公交快速廊道沿线调研查勘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通过拓宽道路、调整优化公交线网、交通信号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经过各方努力,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位于市交通运输局驻市民中心窗口,热情的服务、精简的流程、高效的服务,得到群众的点赞。按照“放管服”和证照分离工作的有关要求,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梳理行业准入规则,精简事项流程、缩减申请材料,对权限内的“道路(普货)运输经营许可”等3个事项从2021年起实行告知承诺制,对申请人自愿做出符合有关申请条件的承诺按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审批决定。“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疑惑,细心提醒业务办理所需证件,不到一小时就办理好了。”湖南恒驰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先生称赞连连。

  寓教于“行”,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用情用力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各县市区走访、调研,收集整理相关问题30个。一个个问题,一个个实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挂图作战,限期整改到位。以实干在先,打造让群众满意的“幸福交通线”。

  助力发展显初心

  韶山连井冈,湘赣今更红。6月18日,首趟韶山至井冈山红色专列开通运营。“两山”铁路旅游专线联结了24个红色景点、20个绿色景点、18个古色景点,将有力拉动沿线地区文旅产业、休闲农业和富民事业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沿线人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两山”铁路在我市境内231公里,沿线存在各类隐患共178处。为确保“两山”铁路顺利开通运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问题导向,迅速行动,精准施策,采取日督导、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本着“应拆尽拆、全面整治”的安全要求,全力推进安全隐患整治,截至5月31日,安全隐患整治任务提前全面完成,确保了这条铁路的早日开通。

  在担当中见证初心,在作为中履行使命,为打造“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文明”的现代公共交通综合运输发展体系奋斗不息,为建设现代化新株洲勇于担当。

  “红色专列”助力湘赣边发展。株洲市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倡导利用醴茶铁路已恢复客运的基础以及打造韶山经醴茶铁路至井冈山红色旅游专列的契机,充分发挥醴茶铁路经济社会发展生命线、红色生态旅游产业线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构建湘赣边“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市交通运输局倡导并促成株洲市与广铁集团共同打造了“湘赣边红色专列”,3月19日,推出了全国首个“湘赣边红色专列车厢课堂”,年内开行100趟,进一步巩固拓展湘赣边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深化巡游出租车改革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积极打造巡游出租车“智能平台+集约管理”的株洲模式,坚持问题导向集中解决影响出租车行业发展难点问题,整顿市场营运秩序,开展打击非法营运、出租车违规营运行为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升级车载信息管理系统、规范集约企业和公车公营企业,全面优化提升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行业持续健康稳定有序发展,不断提升百姓车轮上的幸福感、安全感。

  “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今年,按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5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40公里(其中提质改造209公里),各项省重点民生实事和市“民生100”工程有力有序加速推进,全力铺就乡村幸福路。围绕让群众“走得快、走得畅,走得安”的目标,打造株洲特色的“三张交通网”,在全省首推“路长制”改革,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醴陵、茶陵“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攸县、茶陵、天元区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提速提质,进一步夯实公路基础设施、美化路域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助推乡村振兴,全力建设打造“畅、安、绿、舒、美、优”的“幸福路”。

  

  


原文链接:http://jtt.hunan.gov.cn/jtt/xxgk/gzdt/szdt1/202107/t20210708_19872842.html

>>上一篇:长沙四部门联合发布通告,规范低速电动车管理

>>下一篇:怀化市交通运输系统全力防汛抢险保畅(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