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安全生产要求,紧紧围绕“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主题,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组织开展行业应急救援演练,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宣讲活动,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组织到位
5月28日,市交通运输局率先组织召开安全视频调度工作会,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及“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动员,印发了《乐山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开展2021年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部署安排。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小组,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有关单位成立了相应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宣传到位
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工作特点,创新宣传工作思路,坚持宣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组织系统13个企事业单位、近150人次参加市安委会在乐山新广场举行的2021年“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宣传活动,接受群众咨询12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余份。积极落实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充分利用车站、码头以及公交车等宣传阵地,通过挂图、LED屏幕等载体传播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知识。在局党组会、安全生产例会、每周视频调度会等会议上播放《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和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使“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各地各单位各企业针对节假日、重要季节、重要时段,采取集中组织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全管理人员、乡镇管船员、公路养护人员、部分GPS监控人员和参加重要节假日的驾驶员、船舶操作人员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860人次。
排查整治到位
及时印发道路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及相关行动方案,重点开展公路路域隐患“大排查”、道路运输源头“大清理”、违法行为“大整治”、工作落实“大督导”、交通运输安全“大宣传”等五大行动。在道路运输方面,重点开展“两客一危”及重型货运车辆专项整治。全面排查企业主体责任、从业人员教育、动态监控、营运车辆管理、公路治超等五个方面落实情况。目前,共计检查企业164家次,隐患185处,整改184处。在公路管理方面,重点排查公路急弯陡坡、连续长下坡、隧道桥梁、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及事故多发路段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共计排查普通公路里程2560公里、桥梁230座、隧道6个,排查安全隐患107处、整改104处。在水上交通方面,组织开展以涉砂船舶、船舶适航、船员适任、水上施工以及“三无船舶”等为重点内容的专项整治。共检查渡口码头8个,船舶525艘次,涉水作业点28次,水运企业4家,清理“三无”船舶46艘,约谈企业6家。在在建工程方面,重点开展高空作业违规、高边坡施工、临时用电不规范、防在建桥梁垮塌、恶劣气象和地质条件下施工等专项治理,共计排查交通建设项目15个,排查隐患35处,整改35处。在交通行政处罚方面,通过集中整治、执法联动、夜间假日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防苗头、打露头,保持交通违法严厉处罚态势。目前,共计实施行政处罚6起,其中道路运输5起,水上交通1起,共计罚款1.72万元。
应急保障到位
结合防汛要求,及时修订相关应急预案和汛期防汛应急保障工作预案,督促指导区(县)完善各类防汛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准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落实公路抢通队伍15支、水上救援队伍12支、抢险机具139台、客货车辆30台、救援船舶21艘24小时值班备勤,确保完成防汛任务。实行项目月进度挂牌调度,强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应急保障“补短板”,共投入196万元购买了应急救援包200个、无人机2架以及应急指挥车(厢)2套等各类应急装备;建设高水位缆桩91个,其中岷江有50个,马边河、大渡河、青衣江有41个,正分别在美人坡码头,杜家场水域、犍为电站库区建设三个高水位的锚地。在重点水域落实大功率应急救援船舶15艘,随时做好救援准备。投入250万元建成杜家场应急救助码头。紧贴任务所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相关政府组织开展汛期防汛应急救援、防震减灾、森林防灭火等为主要内容的应急实战演练。目前,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共组织开展水上救援、公路抢通、消防安全及施工救援等应急演练17次,参演人员1150人次、机械365台次、船舶47艘次。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切实增强了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乐山市交通运输局)
>>上一篇:泸州启动“绿水绿航绿色发展五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