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也迎来了乐山交通运输工作“春潮行动”的圆满收官,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交通投资顺利实现“双过半”
今年上半年,全市公路水路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10亿元,占全年力争目标200亿元的55%,顺利实现“双过半”。其中,纳入省下任务的项目完成投资79亿元,高出全省平均进度2个百分点,投资完成额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农村公路完成投资9.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38%,领跑交通项目建设;养护项目、场站建设、智慧交通等专项完成投资1.9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9%,紧随其后;内河水运、国省干线公路等项目均超额完成。
“三项工程”全面落地
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按照“4月全面开工、9月加快推进、11月全面完工”的总体安排紧锣密鼓推进。计划实施的74个、137.8公里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已全部开工,截至目前已建成4个项目,完工5.5公里。计划实施的21个、290公里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已开工6个、257公里,开工率达到60%,完工72公里。
乡村运输“金通工程”紧贴群众出行需求加快提档升级,全市923辆农村客运车辆100%统一标识,1013名乡村客运驾驶员100%统一工牌,1981个乡村客运招呼站(牌)100%统一风格,434辆小型车辆(6米以下)100%统一外观颜色。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已建成投用2座,分别位于井研县马踏镇和马边县高卓营乡;开工建设1座,位于马边县三河口镇;剩余5座站点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在完成“金通工程”全覆盖试点的基础上,我市正乘势而上创建培育犍为县、井研县等一批“金通工程”省级样板县。
“十四五”规划编制统筹推进
按照全局谋划、协调推进的原则,开展“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完成规划评审形成报批稿,配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编制完成并按程序报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审查,预计本月中旬获批。公路、水运、公共交通、智慧交通等4个专项规划和11个县(市、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文本均已完成编制,其中水运、公路专规已完成规划评审,校稿完成后将适时印发。《乐山港总体规划修订》完成编制并取得交通运输厅行业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将按程序报批。
环保“百日攻坚战”成效明显
按期完成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和交通运输厅暗访暗查反馈问题整改,并集中力量对风险隐患点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再整改,督察检查发现的28个问题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道路路域环境全面改善。通过严格源头管控治理、强化路面清扫保洁力度和道路运输执法力度,深入推进道路扬尘防治,持续对全市94个国省干线公路重点点位道路扬尘开展定点检测,其中达标80个、达标率约85%,较整治前上升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通公路“八清”行动,分片包干把责任落实到11个养护中心、42个养护站、2000余名养护人员,累计清路面5500公里,清理边沟水沟950公里,清理桥涵325座,清理挡墙15200米,清理边坡165400米,清理护栏650公里,清理标识3050个,清理服务设施、站所38处,路域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污染防治措施全面升级。施工扬尘治理方面,建立健全施工扬尘治理责任制度,将扬尘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对裸土及砂石散料集中堆放覆盖,配备洒水除尘设施设备,按规开展施工作业。汽修行业污染防治方面,严格落实机动车检测与维护制度,规范废气、废液、废油等有害物质处置“三防”设施,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要求建立汽修行业污染防治监督检查台账。港口和船舶水污染防治方面,督促指导全市506艘运营船舶和8个运营港口码头完成环保设施改造,改造达标率达到100%,各运营码头均配备有船舶垃圾分类接收桶,享受垃圾免费接收政策,船舶油污和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和处置设施有效运行。组织岷江公司对犍为航电枢纽库区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并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漂浮物打捞、转运、处置各环节有效衔接。(乐山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