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短视频】奋战木寨岭 为兰海高速“加”速度

时间:2021-07-17作者:佚名来源: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在兰海高速甘肃境内,有一条堪称目前全国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隧道 —— 木寨岭隧道。当年,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就曾被铁道部列为极高风险隧道,历时8年建设贯通。而正在建设中的公路木寨岭同样面临严峻的考验,引世人瞩目。

  

  兰海高速木寨岭隧道横穿甘肃漳河与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线路跨越漳、岷两县,左线全长15.22 公里,右线全长15.16公里,三处斜井长4.7公里,为全国公路特长隧道之一,洞身最大埋深约629米,最高海拔为3252米,地质条件复杂。专家称,木寨岭隧道之“难”,不在于长,主要体现在其地质的复杂多变和建设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上。隧道地处高原高寒、强地震带,强降雨集中,路线穿越 12 条大断层破碎带以及炭质板岩底层,极软岩、地下水发育等各类风险叠加,施工风险高,技术难度大,堪称全国乃至全世界公路隧道之最。

  

  为攻坚克难, 2018年9月甘肃公航旅集团邀请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搭建产学研为一体的技术平台,经过科研攻关,实施了木寨岭隧道新型材料 NPR 锚索施工工艺,扭转了隧道施工前期换拱频繁、返工浪费、进度停滞的被动局面,加快了施工进度,走在了全国公路软岩隧道治理的技术前沿。交通运输部在经过现场调研后,正式将锚索定额编制列入程序,填补了我国隧道锚索施工定额的空白。

  目前,木寨岭隧道月平均施工进度已得到显著提高。等到木寨岭隧道贯通后,兰海高速上通行的车辆将缩短一个小时左右,并能有效保障雨雪冰冻天气车辆通行的安全。


原文链接:http://jtys.gansu.gov.cn/mtkjt/61292.html

>>上一篇:中国交通报 :元古堆不“远古” 好日子在路上

>>下一篇:凤凰网甘肃:【凤鸣】制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