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深化改革攻坚 智慧执法增效 江苏交通专项整治与日常执法互融互促

时间:2021-07-20作者:佚名来源: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

  近日,在江苏省交通运输服务窗口、基层执法站所、场站、码头等,一个个宣传展板相继设立,问卷调查二维码张贴在醒目位置,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社会公众参加问卷调查,收集公众对交通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第一阶段,全省已收集问卷5130份,收到意见建议300余条,为针对性整改提供依据。

  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将深化改革攻坚、规范公正执法、文明服务便民、执法能力提升、智慧执法增效等列为重点工作,推动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执法工作互融互促,确保任务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工作责任全面细化落实到位。

  建立“四个一”分类督导机制

  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后,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把开展专项整治作为打造人民满意交通、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让交通运输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并挂牌实体化运作。

  5月以来,江苏先后6次召开专项整治推进会,建立“四个一”分类督导工作机制,按照“一市一方案、一市一攻坚、一市一督导、一市一特色”加强分类指导,领导干部分片包挂督查,坚持每周调度、定期通报、阶段推进;驻厅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不定期组织对各地区、各单位开展明察暗访,目前已发现13项突出问题并反馈有关单位,要求严肃处理、切实整改。

  以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江苏加快推进行业治理体系现代化。近日,江苏印发了《江苏省“十四五”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规划》,专门把“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及相关要求纳入其中。

  清理不合理执法依据292项

  为找准群众关心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好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江苏交通在深入开展自我排查、交叉互查、暗访督查、走访调查的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扫码问卷调查”,通过多种渠道动态建立问题清单,对于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整改期限、挂牌销号。

  对梳理排查出的问题,江苏交通注重从法规制度体系的角度加以完善,制定了行政处罚流程图、行政强制流程图,开展相关领域法规制度修订完善工作,组织清理不合理执法依据292项。

  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江苏各地交通运输系统始终坚持以“执法为民”为导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使交通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南通市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实际,坚持“惩教结合”,制定了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免罚轻罚清单,截至6月底,已经为163家企业办理286件“免罚轻罚”案件。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在长江定易洲锚地和镇江征润洲海事综合执法基地码头之间开通免费交通船,每日三班,接送有需求的船员。

  加快构建新型执法监管机制

  为促进交通执法队伍作风行风持续向好,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于5月底出台《江苏交通执法价值准则》,以“五要五不要”“五坚持五严禁”“五提倡五反对”规范执法行为,树立文明执法新风貌。

  江苏还统一组织开展全省交通执法人员法律基础知识抽考,按5%至10%的比例从各设区市和厅属执法单位执法人员中随机抽取,重点考查新出台、修订的法律法规;开展全省交通综合执法人员及市县业务骨干培训,切实提升执法队伍素质能力。

  目前,江苏正在全力打造“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将结合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构建新型执法监管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交通执法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原文链接:http://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107/t20210720_3612330.html

>>上一篇:四川将建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体系

>>下一篇:交通运输部党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部署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