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不能忘怀的记忆——思澜公路建设追忆之一

时间:2021-08-02作者:佚名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前   言

  辛丑初春,闲暇之余,驱车前往普洱看望好友,车子驶入思澜高速公路,沿途繁花树影、草木葱茏,山川溪谷纵横交错,田园风光独具魅力,尤其到了江边,思澜高速公路从澜沧江上空飞跃而过,宛如游龙,气势如虹,澜沧江两岸生机勃勃,风情无限,车行其中,美不胜收!闲聊时,不知不觉忆起在思茅工作的那段时光。

  受党组织委派,我于1997年8月18日从云南省公路局调任思茅行署工作,在那些日夜过往中,思茅这个曾经陌生而遥远的地方,渐渐熟稔地驻进了我的心海,成了我人生中富有温度的第二故乡。

  在思茅工作的5年,让我对思茅的印象丰满透彻。青砖旧瓦的小巷,弥漫着烟雨江南般的柔情;炊烟袅袅麦苗青青的哀牢山村庄,蕴藏着淳朴的民族风情,无处不在的纯天然有机食品,原汁原味的谱写着当地人朴实无华的生活;勤劳热情的思茅人记录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

  2007年,思茅更名为普洱。虽然是正常改变,那让我心心念念的名字,仍一度让我惆怅许久。

  改名普洱,它仍是一个妙曼之地,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温润,70%的富氧率让人随时神清气爽,无论何时踏入,都是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当时赴任正值青春豪情,忍俊不禁激情流淌,那首《赴思茅之自勉》:“思茅道远兼任重,常记原则铭心中;天时地利与民意,敬业笃行唯以公。”即兴之作,曾激励和警醒自己多年。

  这么多年,无论是思茅人与事,还是我自己在思茅的点点滴滴,都给我一个个美好的记忆。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对思茅的美好印象始终如一,亲自参与的公路建设工作,是我一生挥之不去的骄傲,每每提起仍然自豪不已,正可谓“思茅风景令人醉,友人共饮酒千杯;一声互道祝福语,步履从容心态平”。

  无论何时,公路建设都是服务民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基础工程。在途经如今的普洱市思茅地区的振兴之路,仰望高大庄严的“思澜公路纪念碑”,忆如泉涌。那时,澜沧、西盟、孟连三县与思茅之间尚未直通公路,三县到思茅必须跨州域,绕路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且多是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行路之难,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是对出行者直观的描绘。交通不便曾让普洱人饱尝出行之苦。看着如今眼前宽阔、平坦、整洁的思澜二级公路,想着即将建成通车的思澜高速公路,想到此生我能参与思澜公路建设和发展,并投身于全省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中,我激动不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曾记得,我初到思茅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深入一线走访调研,短时间内完成了全区九县一市的交通发展和建设摸底工作。深入了一线,才能真正了解民生所需、体会居民出行之难和出行诉求,才能制定精准的交通发展之策。通过调研,我意识到当时思茅交通发展战略方向关键在于必须突破公路交通建设瓶颈,必须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段改造一段,重点解决县城进出口问题,加快实现地区到县、口岸的现有公路油路化,提高路面等级,打通断头路,逐步实现区内公路建设网络化建设。围绕思茅交通发展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我先后提出了思茅地区近期的交通工作总体任务,即完善“一个规划”,探索“两项改革”,制订“三个管理办法”,抓好“三个一工程”,达到“三个实现”,完善“九五”“十五”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思路和“七要七抓”的对策和措施。

  打开山门可成龙。在思茅工作期间,我全面参与了思茅的公路建设。思茅交通发展战略构想破茧以来,奏响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曲,公路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一条条公路为思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思茅的交通瓶颈一个接一个被破解,真可谓突破“瓶颈”天地宽。

  究竟如何一一破解交通难题?如何迎难而上,攻克一个又一个项目难题,还得细细道来。

  
澜沧江吊桥

  第一部分 思澜公路建设“前世今生”

  这是跨世纪的接力

  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

  咬定青山、终不悔

  这是滴水穿石的定力

  一级又一级职能部门

  大胆创新、开新路

  这是沧海桑田的变迁

  一条又一条的公路

  旧貌新颜、争跨越

  澜沧县位于普洱市西部,与孟连傣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呈三角之势,地域辽阔,是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等民族聚居的地方,三县与缅甸接壤。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当时思茅地区边疆县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人民群众较为贫困,根本原因在于交通发展的瓶颈制约。当年,边疆几个县与思茅的往来要绕道西双版纳,路程遥远,往返需要耗时4天,严重制约了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修建思澜公路,一直是边疆诸县各族群众的企盼。

  “将者,士之心也。”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推动各项工作的“指挥部”“战斗部”。思澜公路的成功建设,离不开时任云南省省长普朝柱同志的关怀和一批先进党政干部的合力,他们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重道义、勇担当,用忠诚、青春和热血筑就了思澜公路发展的新面貌;也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交通干部职工为思茅交通事业发展贡献的智慧和力量。

  从无到有,打通思澜三级公路新通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澜沧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抢抓改革机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顺势而谋,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筑就了思澜公路。

  思澜公路的建设,可以大幅降低澜沧、西盟、孟连三县与思茅之间的出行不必再绕道至景洪,出行距离将从345.5公里大幅缩减至162公里;思澜公路沿线不仅矿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橡胶、蓖麻籽、竹笋、热带水果和其他经济林木与经济作物的优势种植区。思澜公路的修建,将有效畅通澜沧、西盟、孟连三县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外运渠道,并大幅降低货物的综合运输成本,进而大力促进三县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思澜公路的修建,将服务和保障三县共50多万人口出行、脱贫致富,以及300多公里国防线的畅通,对加强族团结、保卫边疆、巩固国防同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澜公路的修建,是澜沧干部与群众30余年的盼望。

  思澜公路于1984年9月15日破土,1986年11月10日竣工。修建思澜公路是全区人民的夙愿。1984年4月,遵照国家补助、地方自筹、群众投劳的方针,由思茅行署承建道路,省公路局负责澜沧江大桥,地县成立指挥部并逐级承包施工。这一改革创举,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受到全区人民热烈拥护。

  思澜公路穿林海、盘芦山、踏九龙、沿墨河,长达173公里。全线岗峦起伏,江河纵横,仙人洞天耸桥,猴愁百虎跳石,人迹罕至,工程艰险,施工期间中共总书记胡耀邦批语鼓励地县许多单位和思茅驻军积极支援,全区各族人民为工程集资投劳万余,筑路员工扎营高山峡谷,顶烈日抗酷暑、餐风饮露、艰苦奋斗。

  其中,44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全路共投入劳动总工日850余万个,完成了土石方870万方,桥梁33座,涵洞745道,防护体745道,防护体65000方,铺路面109万平方米,建道班房17所。国家投资3450万元,通过地方集资、群众投劳,圆满完成了工程指令。在我区交通建设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思澜公路的建成,促使思茅至澜沧比原绕道西双版纳缩短路程达162公里,对于开发资源、振兴经济、服务四化、造福子孙,均发挥着巨大作用。壮观的思澜公路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在在思澜公路起点上,它永久性地屹立在普洱人民心中。

  
平整路面

  改革发展,改造公路提升服务

  ——思澜公路第一次路面改造

  1989年至1991年,国家将思澜公路改造为弹石路面,思茅方向25公里、澜沧方向15公里加铺了沥青路面。当时,澜沧县境内69.3公里,投资378万元将K104至K158共54公里改为弹石路面,1990年投资945万元将K158至K173共15公里改为沥青路面,这是思澜公路按三级公路建设好以后的第一次路面改造,由思茅公路管理总段负责实施。参加建设的单位有云南省路桥五公司、思茅公路管理总段下属各管理段等单位。此次改造,进一步改善了行车条件,缩短了思茅至澜沧、孟连、西盟3县的行程时间。

  ——思澜公路第二次小范围路面改造

  1997年,为配合城市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思澜公路县城入口段投资800万元(县财政拨款600万元,其他200万元)。将K172至K173共1公里改造为二级路,路基宽度17米。此次改造完全由澜沧县出资建设,项目名称为“思澜公路入城1公里公路改造”,建设单位为澜沧县城住建局。

  ——思澜公路第三次路面改造

  1998年12月至1999年6月,由11家股东共筹股金1.5亿元,成立思澜公司,由思茅公路管理总段副总段长任总经理,将思澜公路173公里全程改造为背路面思公路第三次路面放造的参建单位有:云南省路桥一公司、云南省路桥三公司、思茅公路管理总段等单位。在此次路面改造中。我全程参加了竣工验收的检测工作。此次改造的路面工程已经基本达到高级路面标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最大限度的缩短了澜沧至思茅的行程时间。

  新起点新征程,开拓建设二级公路

  2004年底,普洱市委、政府抢抓糯扎渡电站建设赔付的机遇,果断决策,将糯扎渡电站赔付思澜公路部分路段改线资金,统筹用于二级公路改扩建,并积极向国家申报,落实了思澜公路建设项目,并在原思澜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思澜公司,由民营企业家邹永平任总经理,下设公路建设指挥部。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新探索。思茅至澜沧二级公路改建项目位于普洱市思茅区及澜沧县境内,起点为思小高速公路刀光寨收费站,止点接于澜惠公路。是省公路规划“三纵、三横、九大通道”主骨架中纵向公路的横向联接线。全线由三级改建为二级公路,建成后全长168.357公里(原老路长173公里);预算批复总投资16.5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经批准,建成后设立4个主道收费站(木乃河、龙沙河、糯扎渡、南棚)和1个匝道收费站(佛房),按规定向过往车辆收取通行费。

  咬定青山、艰苦奋进。历经近7年的努力,二级公路提升改造自2004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普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之下,在全体工程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之下,战胜了诸如地方矛盾错综复杂、地质地形条件极为不利、资金到位不足、安全与保通形势严竣等一系列重大困难,于2010年12月1日全线通车并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其中:一期工程为糯扎渡电站库区淹没改线工程,从澜沧江大桥至黑河糖厂55.858公里,于2004年4月2日开工至2006年10月26日交工;二期工程从思茅至澜沧江大桥79.682公里,于2006年11月21日开工至2009年6月8日交工;三期工程从黑河糖厂至澜沧32.817公里,于2008年11月10日开工至2010年12月6日交工。

  建设管理中,公司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规定进行招标来选择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明确,体现出较强的质量控制能力。能够重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廉政建设等方面工作,及时支付工程款,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使本项目能够顺利按期交工。

  思茅至澜沧二级公路改建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实现了边疆三县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较好的改善了普洱市路网结构、扩大通行能力,保证交通畅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思澜二级公路的改建还促进和加快思茅、澜沧、西盟、孟连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边疆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澜沧江特大桥

  历史跨越,开创思澜高速公路新天地

  “十三五”伊始,省委省政府高位实施了高速公路“五年大会战”和“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2016年5月29,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举行开工仪式,云南省副省长丁绍祥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思澜高速公路是云南交投公司与普洱市在“五年大会战”合作 建设的第一个建设项目,是双方合作的成果。

  思澜高速公路项目也是云南省“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之一,是第一条通往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的高速公路。起于思茅区G8511昆磨高速曼歇坝处,设曼歇坝枢纽立交与思小高速公路相连,途经思茅区南屏镇、六顺镇、龙潭乡、思茅港镇,跨越澜沧江,过澜沧县糯扎渡镇、勐朗镇,止于澜沧县富本村,全长131.5公里,桥隧比63.3%,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路基宽25.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全线设互通式立交8处、收费站7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1处。项目投资估算185.725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

  坚持创新引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将BIM技术运用在设计施工、智能分析、三维直观检测控制、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升效益。运用波纹钢拼装式连拱明洞结构设计施工研究实现了工程经济性与生态环保的双重建设目标。结合沿途自然环境、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开展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采用路基改桥梁和涵洞方式优化亚洲象迁徙通道,减少对亚洲象迁徙通道的影响。运用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有效减少线路对河流及水生生物的危害等。以最小破坏植被、最大限度保护生态最快地恢复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的冲击,项目公司党支部以党旗为引领,落实好上级党委相关部署要求,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做好联防联控措施,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复工复产,迅速成立了3个进度管理工作组,1个征迁保障与矛盾纠纷协调组、1个资金后勤保障工作组,分段挂钩督导三隧三桥、梁板预制等控制性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驻扎项目建设一线,紧密联系项目工程施工点,做到“战疫”“复工”两不误,保障了项目的按期建成。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曼歇坝、龙潭、澜沧江、澜沧4个特长隧道和澜沧江、谦迈河2个特大桥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在隧道推进过程中,受高地震烈度区隧道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岩体破碎、富水性较强、隧道进出口地势陡峭、存在软弱大变形现象等极端不利因素,施工难度之大不言而喻。项目始终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撑、早封闭、勤量测”的要求,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狠抓关键环节,严格过程控制,把“高标准、严要求、零容忍”贯穿始终,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突击隧道坍方冒顶、涌水突泥,冲破各种技术阻碍,不屈不挠、披荆斩棘,高效优质的完成了建设任务。

  澜沧江特大桥主桥是一座双幅双拱上承式钢管混凝土箱型拱桥,引桥采用30米跨径的简支T型梁桥;谦迈河特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变高连续钢构箱梁,下部结构桥墩墩柱采用箱式薄壁墩、承台桩基础。在两座特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澜沧江特大桥克服作业面狭窄、底离江水近受雨季影响大;谦迈河特大桥克服V型地势、主墩柱高、跨径较长等困难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为思澜高速公路的顺利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实现了高速通行。思茅至澜沧行程由3.5小时缩短至1.5小时,实现了昆曼大通道与澜沧江-湄公河“国际黄金水道”及澜沧景迈机场的快速连接思澜高速公路让云南思澜茶马古道重新焕发生机,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助推普洱市“澜沧、孟连、西盟”边三县经济、旅游快速发展,惠及边疆70多万人,助推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推动稳定脱贫向全面小康迈进,对推动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月20日建成通车,澜沧人民终于实现走上高速公路的梦想。

  思澜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得到了普洱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省级相关部门、沿线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全体参建单位和建设者凝心聚力、栉风沐雨、不辱使命,优质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项目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完待续)


原文链接:http://jtyst.yn.gov.cn/Item/267668.aspx

>>上一篇:青年团员勇于担当走好奋斗之路

>>下一篇:张掖市交通运输局聚焦发力推动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