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铁路镇江南站里突然传出了一阵哭声,一个从河北廊坊来镇的13岁小女孩,坐在椅子上哭了起来,来自镇江交通综交中心的志愿服务队员在一旁轻声安慰。女孩的父母在当地打工,她独自返镇就学,没有带手机,无法提供健康码和行程码,按照相关规定必须由社区或亲属到站办理接收手续。因为女孩无直系亲属在镇,只得通过社区联系其在金坛的姑姑到站,姑姑驱车需两个多小时,于是工作人员将她安置在车站休息室内。面对女孩的哭泣,家中有个同龄孩子的综交志愿服务队员王强此刻发挥了一个“老父亲”的经验,耐心地安抚,还自掏腰包购买了八宝粥、小面包,使出浑身解数,终使女孩破涕为笑。最后,志愿服务队员将女孩平安交至姑姑手上,并做好登记工作。
59岁的龚大爷也面临了同样无码的困境,因手机版本落后,党员先锋队成员陈广生在支付宝和微信上帮助他申请健康码均失败了。陈广生立即通知龚大爷的家人来接,并做好登记,在其女儿到来后认真建议,及时为老人申请好健康码,以便出行。
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镇江交通综交中心一直坚守在铁路南站防疫卡口,他们每天认真查验着出站旅客的健康码、行程码,被手套捂得发白的手、沙哑的嗓音、被汗水浸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衣服,换来的是旅客们的理解配合。
从南京来的年轻人,主动告知来自南京,并出示了双绿码和48小时内的核酸证明。王女士持有黄码,在车上就已主动向社区报备,社区工作人员在车到站后就将其接走。还有一声声的“谢谢”、“辛苦了”。都是在疫情之下反馈的善意与温情。“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我志愿守好我们镇江的铁大门,这些都是我应尽的责任,疫情隔不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王强擦擦汗水,如是说道。
(镇江市铁路办)
>>上一篇: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高温慰问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