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愿景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并纳入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近日,浙江省内杭金衢高速萧山东收费站至诸暨收费站段完成设备物联改造,实现高速公路双碳数字化能源管理功能。这段约60公里的高速公路融合双碳目标、以数字化为载体、实现了交通数智化发展创新,体现了“数字化+交通+双碳”的融合。
数字化改革为新时期能效治理创新提供新思路,也成为交通行业实现精细化能耗管理和精准“降碳”的重要载体。交通作为我省“6+1”重点领域之一,碳排放量占我省总量的9%左右。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总体规模也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交通领域的减排潜力较大、难度也很高。交通领域碳达峰本质上是交通能源转型升级和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对全省实现碳达峰目标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浙江交通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在全国率先为高速公路上线运用双碳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变革在浙江率先落地生根贡献交通力量,是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的生动体现。7月2日,《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五大先行引领之一,以数字化推动交通业务流程整体优化和系统重塑、牵引交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据悉,该路段所运用的双碳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是一套智慧能源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高速公路的隧道、服务区、管理处、收费站等场景的水、电、气、风、光、储、充、烟感、温感九大类目的能源数据并分析能源去向,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避免能源浪费,为精准“降碳”奠定基础。例如,接入该系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在监控大厅实时了解服务区内各商店的用能情况,甚至能通过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商店设备存在的能耗异常状况,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平台可复制性高,在运行调试稳定后,即可大范围推广,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新能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双碳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具有很强共享兼容性,可接入相应服务区、收费站的管理平台,以数字化的手段,对高速公路的能源应用情况实时监测、分析能耗,更好地对能源进行规划、管理、调控,提升效能,推动浙江交通在“双碳”任务上奋力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