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交通运输厅以“三个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时间:2021-08-07作者:佚名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交通运输厅党委精心组织、有力推进,以“三个实”具体措施抓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一是在深学细研上出实招,筑牢思想根基。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载体,深入推动党员干部扎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厅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讨论“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厅党委班子成员和厅机关副厅级以上领导共9名同志结合实际谈认识体会、谈思想感悟、谈落实打算,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凝聚了奋进共识。组织厅党委所属200个党组织、1600余名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深入交流中领会和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二是在宣传宣讲上下实功,营造学习氛围。印发《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对抓好学习贯彻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党课,厅党委书记、厅长曹志斌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为厅机关全体人员、厅属单位党政负责人作专题辅导,分管领导在分管领域做宣讲3场次,全系统围绕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宣讲党课活动50余场次,引导党员干部职工以新思想为引领、以新观点为指导、以新要求为目标,不断增强“内动力”,坚定政治信仰,强化使命担当,牢记宗旨意识。

  三是在贯彻落实上求实效,做好四篇文章。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加快谱写交通强国宁夏篇章、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先行官”两大任务,努力做好“安、快、畅、美”四篇文章,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安”的根本前提,构建平安交通。推进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执法监督“两个责任”体系建设,督促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构建严密的安全责任体系。增强“一查双控”能力,建立行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规范安全检查内容、标准和要求,建立安全隐患清单式销号制度,最大限度控制风险,彻底排除各类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实施“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生命防护”“抵御自然灾害”3个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三违”问题,推进安防工程建设,提升道路交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从本质上减少不安全因素。聚焦“快”的基本目标,提高出行效率。以“一纵到底、横向组网”为目标,加快完善“三环四纵六横”高速公路网,重点实施银昆高速公路等项目,优化路网结构。以“联通大网、敞开门户”为目标,加快实施乌玛北等高速公路出省口项目,确保全区东西南北每个方向有3个以上高速公路出口。以“疏通拥堵点、打通中梗阻”为目标,推进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普通国省道城镇过境段改扩建、交通量大路段“二改一”,提升干线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聚焦“畅”的基础要求,改善运输品质。着力破解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突出问题,加强路巡路检、养护管理,打通堵点,接续断点,消除盲点,实现“路畅其途”。完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发展多层次公交服务模式,推进不同运输方式设施设备共建共享,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协调衔接,构建客运服务一体衔接工作体系,实现“人畅其行”。加快完善经济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推进公铁、公空多式联运发展,鼓励发展多种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新业态,推动货运运力、信息等要素聚集,实现“物畅其流”。注重各种道路之间的相互衔接,加强枢纽建设与改造,以高效率道路枢纽串联高质量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实现“枢畅其联”。聚焦“美”的价值取向,发展绿色交通。对标“一河三山”生态坐标和“一带三区”总体布局,严守生态红线,推动公路路网与生态廊道、防护林带、旅游通道相融相合。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推进绿色低碳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营运车辆应用。提倡绿色出行,抓好银川市一体化绿色出行交通试点,提升绿色出行比重。


原文链接:https://jtt.nx.gov.cn/xwzx/jtyw/202108/t20210805_2956001.html

>>上一篇: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严的标准、实的效果开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

>>下一篇: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召开智慧交通建设座谈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