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纵的石板小路,将一排排瓦房隔开,游客们三五成群,沿着小道徜徉村内,刚从乡愁文化纪念馆回忆了过去的生活,又被页岩书屋的独特所吸引。
山西省陵川县浙水村,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如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旁,这座古村正向世人展示着变迁与新生。
“开业才仨月,回头客很多!没有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不可能这么火。”在自家小饭店门前,村民靳海岗向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述着返乡创业的故事。靳海岗自幼生活在被群山环抱的浙水村,过去交通不便,村里经济发展深受制约,空心化程度最严重时,只剩下几位老人守着破旧的房屋度日。1997年,他只身前往北京务工,在五星级酒店当厨师,一干就是21年。
“现在路通了,我看好家乡的发展,回来和朋友合伙开饭店,高峰期最多能接待七八十人同时就餐。”靳海岗说,过去从浙水村到附近的县城要走一个多小时,货物要由马车来托运,村里现在还有当年留下的马鞍。如今,借助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契机,浙水在原有古院落的基础上修起民宿、建起驿站,游客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来此“打卡”,昔日不知名的古村焕发出生机。
“附近的贫困村水草沟,去年正式并入浙水村。随着浙水古村人气越来越火,水草沟也迎来幸福转身,通过核桃种植、旅游参观等多元化产业发展让村民富起来。”陵川县浙水村村书记靳慧永介绍,“驿站进农村,一村带百村”,是陵川当地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以交通产业的“一路通”带动乡村旅游、特色加工、种植养殖等“多业兴”,目前帮扶近3万山区人口增收。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锡崖沟村。“东有马东岭之屏障,西有桦山之阻隔,北有王莽岭之险峰,南有青峰巍之对峙,四山夹隙之地曰锡崖沟。因地势险要,无行路之便,沟人多自给自足,自生自灭,偶有壮侠之士舍命出入……”这段记载在陵川县县志中的文字,反映了锡崖沟过去的贫困与落后。
太行山绵延八百里,其岩壁断层犹如一面面巨大的石墙,隔绝了锡崖沟与外界的联系。上世纪60年代,锡崖沟村民出山,只能在险峻峭壁上手攀脚爬,异常艰难。能够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都成了这里百姓的奢望。历经30年,几代人的努力,锡崖沟人在王莽岭的绝壁上凿出一条明明暗暗7.5公里长的“挂壁公路”,从此一个大大的“之”字写在太行山绝壁上,成为险峰云海间的壮丽景观。
出行的路修通了,那致富的路又在何方?
近年来,随着当地交通路网逐步完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也通到锡崖沟景区,越来越多的自驾爱好者慕名来此体验“挂壁公路”,昔日走出深山的“生命线”变成了“网红打卡地”。锡崖沟借此契机启动了景区整体提升工作,打造高端旅游特色品牌。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通后,交通更方便了,村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村里规划打造高端旅游住宿产业,相信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富!”锡崖沟村党支部书记杨阳告诉记者,未来锡崖沟将利用现有的青龙湖水系,在村中核心地带建设太行峡谷水镇,并引入特色商业、民俗体验、游客集散中心、高端民宿等项目。
文/中国交通报记者 张雨涵
原文链接:http://jtyst.shanxi.gov.cn/sxxyyw/192249.jhtml